飲食健康

呷水梨皮膚「幼咪咪」 營養師:還有5大好處

水梨含水量高達90%、富含維生素C,有助護膚補水;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夏天最消暑的水果之一「水梨」,原來還分成「粗梨」和「細梨」兩大類!農糧署於臉書專頁「」分享,這兩種梨的差別,不只在外貌,口感和栽培環境也大不相同。水梨含水量高達90%、富含維生素C,有助護膚補水,山梨糖醇助排便;天門冬胺酸促代謝、鉀則利尿消水腫、果膠則可降低膽固醇,適量食用營養滿分。

●粗梨(粗梨仔):表皮粗厚、口感偏澀,早期以「橫山梨」為主要品種,栽種於海拔800公尺以下,多為台灣人童年記憶中的老味道,但因酸度高、纖維粗糙,現今已逐漸被市場淘汰,主要作為嫁接用的根砧。

請繼續往下閱讀...

●細梨(幼梨仔):表皮細薄、細白多汁,來自日本引進的溫帶梨品種,栽種於海拔1600公尺的高山,品種包括「新世紀梨」、「新雪梨」、「寶島甘露梨」等,口感清脆、甜度高,是現今市場的主流梨子。

水梨含山梨糖醇搭配水分,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除了口感差異,營養師高敏敏也提醒,水梨不只好喫,還有「6大健康功效」:

1. 補水解渴:含水量高達90%,能消暑降火,還能維持皮膚角質保水。

2. 促進代謝:天門冬胺酸能幫助蛋白質合成,加速皮膚新陳代謝。

3. 降血壓/血脂:鉀能幫助調整血壓,果膠則可降低膽固醇。

4. 養顏美容:富含維生素C,可增強免疫力、促進膠原蛋白生成。

5. 軟化糞便:山梨糖醇搭配水分,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

6. 利尿消水腫:鉀有助代謝體內多餘鈉,減緩水腫。

不過,高敏敏也提醒,水梨雖好處多,但建議一天不超過1顆,腸胃敏感的人尤其要避免空腹食用,以免引起腹瀉。想喫得健康,記得適量、均衡,別因為太清爽就一次喫太多!




標題:呷水梨皮膚「幼咪咪」 營養師:還有5大好處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5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