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中的辣椒素(Capsaicin)有益健康,西園醫院婦產科醫師邱筱宸指出,適度喫點新鮮辣椒,好處多多;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無辣不歡族」開心了!喫辣有理!西園醫院婦產科醫師邱筱宸指出,不少科學研究證明,除了保護心血管,長期規律地少量喫辣,反而可能減少腸胃疼痛不適。辣椒素在實驗室中,有抗氧化、抑制腫瘤生長的潛力,還可以減重。
邱筱宸在臉書指出,目前認為適度喫辣不會直接致癌,但要注意料理方式以及額外的添加物,否則長期下來可能增加風險。她說,曾有研究顯示,長期大量喫極辣食物,可能提高消化道癌症的風險。例如有分析發現,高頻高量攝取辣椒的人罹患消化道癌症的風險比不喫辣者更高,其中以食道癌的關聯最明顯。
請繼續往下閱讀...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區的分析結果差異很大:亞洲、非洲和北美的數據傾向於高辣增加胃腸道癌風險,但在歐洲和南美,喫辣反而和「較低」的癌症風險有關。
綜合多項研究邱筱宸建議以下4點原則,「喫辣有理」讓身體更健康,但也不能因喫辣的潛在好處,就拚命喫而不節制。
●如果要喫辣,盡量要選擇其原型,例如料理時加入新鮮的辣椒,或是自己切一小碟辣椒。以辣味取代原本要添加的鹽巴、味素或醬料。
●辣味製成品(如各式醬料、罐頭等)要注意不要攝取過量,尤其是高鹽、高油或醃漬的產品,否則會對健康帶來額外負擔。
●辣椒或是辣椒粉要注意保存,如果受潮、粉末瓶口不密封等,就可能生成黃麴毒素而導致肝癌,最好是冷藏保存,發現結塊、有異味或變色,應立即丟棄。
●如果近期有腸胃道不適症狀(胃痛、胃食道逆流)或是剛動過手術,刺激性食物還是暫時減量較好。
邱筱宸表示,辣味的主角是辣椒素(Capsaicin),它會啟動痛覺/溫度受器TRPV1,短期帶來灼熱與流汗,讓能量消耗增加一點。長期則可能產生「去敏化」(對刺激變得不那麼敏感),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越喫越耐辣的原因。
邱筱宸說,別因為愛辣就忽略了油鹽攝取,要避免讓心臟承受額外負擔。如果要喫辣,就應該利用辣味來減少其他鹽油等調味的攝取。此外,對有胃食道逆流(GERD)、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腸躁症(IBS)的人來說,一頓大辣可能引發心口灼熱、胃痛或腹痛,短期症狀會更明顯。因此急性發作時避免刺激性食物仍是常識。
。
。
標題:要守住4不 醫:喫辣更有理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5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