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膝蓋內側磨損不用「整組換」 半人工膝關節置換恢復更快

「保庇天後」藝人王彩樺(中)出席衛教活動,與曾經置換膝關節的長輩一起展現活力。(記者邱芷柔攝)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膝蓋退化不一定要「整組換掉」!醫師指出,許多患者因膝關節內側長期受力導致局部磨損,其實並非都需要全膝置換,透過「半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可只針對受損部位處理,保留約75%的健康組織,不僅傷口小、恢復快,術後活動感受也更接近自然膝蓋。

退化性關節炎是高齡族群的常見疾病,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醫師張書豪指出,58歲以上每5人就有1人受影響,70歲以上更達70%;但膝痛不再只是年長者的困擾,現代人因體重過重、運動傷害或姿勢不良,同樣可能提前退化,根據統計,全台已有逾350萬人長期受膝痛困擾,每年超過3萬人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書豪說,輕症患者可先用藥物或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保守治療,但若持續惡化,就像「在破洞屋頂貼膠帶」,終究治標不治本,仍須考慮人工關節置換。

雙和醫院關節重建科主任黃錦前指出,人體站立時有超過6成重量集中在膝內側,因此大部分患者都是內側磨損,這類人就很適合半膝手術,不需要整個膝蓋都換掉。他指出,傳統人工膝關節壽命約10年,患者常憂心「10年就得再換」,但隨著材料進步,新型墊片耐磨度更高,若無外傷或特殊損傷,妥善保養「甚至可用一輩子」。

在恢復上,也有明顯差異。黃錦前說,全膝置換手術切口約15公分,術後2、3天才能下牀,而半膝手術切口小於10公分,保留韌帶結構,9成病人隔天即可走路,術後活動感更自然,不會有異物感。至於費用,目前各大醫院的自費金額約落在13至14萬元。他也提醒民眾,如果出現以下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久坐後起身需「熱機」才能走動、膝關節疼痛、卡卡聲響,或嚴重時膝蓋腫脹、積水、無法完全彎曲。

「保庇天後」藝人王彩樺今(2日)出席衛教活動,也驚呼「原來膝蓋可以只換一半!」現場與曾經置換膝關節的長輩一起示範「改良版16蹲」展現活力,提醒民眾別等到痛到受不了才就醫。她笑說,因為常拍戲、綜藝節目常要久站、跑跳、「綜藝摔」,膝蓋是最操勞的地方,因此格外注重保養,她也呼籲,很多人和她一樣,以為人工膝關節只能全換,或害怕開刀,就選擇咬牙忍,但現在已經有新的手術方式,能少一點傷害、多一點便利。




標題:膝蓋內側磨損不用「整組換」 半人工膝關節置換恢復更快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5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