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不只是老化 研究:膝蓋變卡源頭出在「粒線體」

年紀老了註定膝蓋要退化?專家指出,真正決定關節壽命的,不只是年紀,也不只是體重,而是細胞裡很重要的粒線體;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多數人認為,年紀老了註定膝蓋要退化,這可能是迷思。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引述研究指出,粒線體像細胞裡的發電廠,專門生產能量讓我們走路、上下樓梯。一旦能量不足,自由基冒太多火花,軟骨裡的基質流失,膝蓋開始卡卡,造成行動不靈活。

張家銘於臉書專頁「」發文分享,真正決定關節壽命的,不只是年紀,也不只是體重,而是細胞裡很重要的粒線體。研究發現,一旦發電廠壞掉,能量不足,自由基冒太多火花,細胞就會受傷,軟骨裡的基質慢慢流失,膝蓋就開始不靈光。很多人以為這只是退化,但其實背後是細胞在「耗電過頭」,發電廠扛不住。而適度的活動,能幫助粒線體把多餘的自由基清掉,維持正常代謝。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家銘說明,有些人天生自由基少,關節比較耐用;有些人相對脆弱,就會比較早出現退化。雖然基因不能挑,但後天的生活方式,卻能讓粒線體多撐更久。因此,關節能不能讓我們順利行動,不只是看運氣,也不能怪老化。

身體活動是修復的力量

很多人怕膝蓋痛,就乾脆不動,甚至連散步都避免。張家銘建議,與其完全不動,不如選擇「溫和且持續」運動,例如,快走、遊泳、騎腳踏車。這些運動就像定期幫發電廠檢修,讓它能發得久又穩。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指出,藍莓、柑橘等食物,裡面有豐富多酚,能幫助粒線體修復;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研究也提到一些天然物質,例如,二氫楊梅素、尿石素A,能幫助粒線體修復功能。這些成分就藏在日常食物裡,包括葡萄皮、藍莓、柑橘,裡面有豐富多酚,石榴、莓果則能提供尿石素前驅物。張家銘建議,每天多喫一點顏色鮮豔的水果蔬菜,不只是抗氧化,更是替粒線體補充能量。

肥胖不只讓關節本身承受更多重量,也會讓粒線體在發炎環境下更快壞掉。張家銘提醒,體重每減少1公斤,膝蓋壓力就能少3到4公斤,這對粒線體來說就是大大減壓。因此,控制飲食、搭配運動,不只是減肥,更是替粒線體減少負荷。

張家銘還補充,睡眠則是修復的時間,睡著的時候,粒線體會進行「自噬」清理,把壞掉的零件拆掉再利用,規律睡眠比熬夜再補眠更重要。




標題:不只是老化 研究:膝蓋變卡源頭出在「粒線體」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5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