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昌盛堂中醫師陳煜豐指出,夏季倦怠3種常見原因包含氣虛、溼氣重、暑熱傷身,選對時機進行輕運動,提神又養氣;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最近天氣悶熱,一出門就汗流浹背,動一下就全身濕黏,整個人只想躲在冷氣房耍廢。是不是一到夏天就覺得渾身沒勁、腦袋昏沉,連出門的動力都提不起來?師大昌盛堂中醫師陳煜豐於臉書專頁「」發文指出,這不一定是你懶,很可能是身體在求救。夏季倦怠3種常見原因包含氣虛、溼氣重、暑熱傷身,選對時機進行輕運動,提神又養氣。
陳煜豐提到,台灣夏天又熱又濕,身體為了散熱,血液會往皮膚表層跑,導致內臟和肌肉的供血不足。再加上大量出汗、水分流失,很容易出現「熱疲勞」,也就是輕微中暑。我們身體的「氣」,是一種極細微的運動不息的物質,他推動調控著我們人體的機能,這時如果一直不動,循環會更差,人就會更累,久了就會陷入「越不動越沒力」的惡性循環。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老是懶洋洋?先看看是不是體質問題,陳煜豐表示,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夏季倦怠常見3種原因:
1.氣虛:體力差或長期操勞,稍微一動就覺得累。
2.濕氣重:喜歡喫冰、喝冷飲、吹冷氣,濕氣卡住,身體沈重。
3.暑熱傷氣:流汗太多、陽氣外洩,反而更虛弱。
師大昌盛堂中醫師陳煜豐指出,頭昏沉、身體黏膩,可能是濕氣重;一點小事就覺得累,可能是氣虛;曬太陽就頭暈沒力,要注意暑熱耗氣;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陳煜豐說明,頭昏沉、身體黏膩,可能是濕氣重;一點小事就覺得累,可能是氣虛;曬太陽就頭暈沒力,要注意暑熱耗氣。夏天想動,怕累又怕熱?選對運動很重要。夏天最適合的運動,是溫和不耗氣的「輕運動」。建議選在早上或傍晚太陽不那麼強的時候,進行散步、伸展或舒緩瑜珈。中醫師推薦像是太極、八段錦這類調氣活血、又不會造成身體負擔的運動,很適合夏天養身體力。每天5分鐘動一動,提神又養氣。
陳煜豐指出,長時間吹冷氣、久坐辦公桌,會讓氣血更不通。可以試試:每小時起來伸伸懶腰、動動肩頸;坐著的時候踮腳尖、擡腳跟,幫助腿部循環。穴道保健可按壓「百會」,在兩耳往頭頂連線交會處,輕敲周圍頭皮,提振陽氣;按壓「陰陵泉」,小腿內側沿著脛骨邊緣往上滑動,位在膝蓋內側下方凹陷處,輕輕柔按可以幫助身體濕氣排出
陳煜豐提到,日常小動作,可養出不怕熱的好體力,別小看零碎時間的小活動,累積起來很有幫助。
●不搭電梯,改走樓梯,體力訓練,平時做起。
●下班回家,提早一站,多多步行,訓練腿力。
●每天多動10分鐘,身體會慢慢變輕盈,暑氣也比較不容易纏上你。
陳煜豐補充,別讓「不動」偷走你的精神和活力。如果你怎麼動都還是覺得累,或是想更準確了解自己的體質,快找中醫師協助調理,幫你補氣、去濕、調整循環,讓你整個夏天都精神飽滿、身體不沈重。
。
。
標題:夏季倦怠不是懶! 中醫點3元兇:輕運動助提神養氣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5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