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觀 / 澄觀中醫診所表示,白露時節容易出現乾咳、鼻乾、過敏等秋季常見病,因此中醫養生強調 「防燥護肺,顧護脾胃,及早添衣」,並分享6個日常保健穴位;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9月7日為第15個節氣白露,指天氣轉涼,地面、草木清晨出現白色露珠,象徵秋天漸深,陽氣漸收,陰氣漸長。臻觀 / 澄觀中醫診所醫師在臉書專頁「」表示,這個時節容易出現乾咳、鼻乾、過敏等秋季常見病,因此中醫養生強調 「防燥護肺,顧護脾胃,及早添衣」,並分享6個日常保健穴位,手指按壓1-2分鐘,有酸脹感為佳。
●迎香穴
位置:鼻翼旁,鼻脣溝中點,平鼻孔外緣。
功效:通鼻竅,緩解鼻塞、流鼻水、鼻敏感。
適合:秋季鼻子乾、鼻塞、過敏性鼻炎者。
請繼續往下閱讀...
●肺俞穴
位置: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約兩指幅)。
功效:補肺益氣,緩咳止喘,提升免疫力。
適合:體質虛弱、容易咳嗽感冒者。
●太淵穴
位置:手腕橫紋上,靠近拇指側,脈搏最明顯處(橈動脈處)。
功效:肺經原穴,潤肺止咳、調節呼吸系統。
適合:乾咳、咽乾、氣短、氣喘者。
●足三裏
位置:膝蓋下方約4橫指處,脛骨旁一橫指。
功效:健脾益氣,提升整體免疫功能,防止外感。
適合:體弱、易倦、腸胃功能差者。
●合谷穴
位置:手背,第1、2掌骨間凹陷處(虎口交叉處)。
功效:疏風解表、止痛通經,預防感冒。
適合:初期感冒、頭痛、鼻塞者。
●列缺穴
位置:前臂橈骨端,腕橫紋上約1.5寸處(兩手交叉時拇指尖下處)。
功效:疏風解表,止咳化痰,利咽潤肺。
適合:咳嗽、喉乾、喉嚨癢、氣喘者。
。
。
標題:白露時節乾咳過敏 6穴道養生潤肺養陰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6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