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恆指出,膝蓋不好的人可以優先選擇遊泳、騎單車這類低衝擊力的運動;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膝蓋在不同活動時所承受的壓力大不相同!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恆在臉書專頁「」分享,不同運動對膝蓋的壓力差很多,膝蓋不好的人可以優先選擇遊泳、騎單車、走路這類低衝擊力的運動;如果膝蓋健康、肌力充足,就比較能承受跑步、深蹲或跳躍這類高衝擊運動。
王思恆列出12種日常活動及不同運動程度對膝蓋的承受力,由低到高依序為遊泳、騎腳踏車、走路、超慢跑、跳繩、上樓梯、下樓梯、徒手深蹲、1小時跑11公裏、深蹲0.5倍體重、1小時跑16公裏、深蹲1倍體重。尤其做體重1倍的深蹲,膝蓋的承受壓力將近體重的10倍。
請繼續往下閱讀...
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恆分享12種常見活動,與不同運動程度的膝蓋承受壓力表。(圖取自王思恆臉書)
膝蓋承受力低的運動除了上述提及的遊泳、騎腳踏車、走路等,也引述2022年《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BJSM)的補充,像是膝蓋彎曲角度小、低阻力、瞬間衝擊低的太極、躺姿直膝擡腿、1/4蹲、硬舉都是很好的選擇;而膝蓋承受力量高的運動還包括彎曲角度大、高阻力、高衝擊的登山、弓箭步等。
此外,王思恆也強調,「體重」對膝關節的影響很大。他分享,曾有患者在疫情期間暴增10幾公斤,上下樓梯膝蓋變得非常痠痛,這是因為體重增加10公斤,上樓梯時膝蓋的壓力就會增加至32公斤。所以,減重絕對是顧膝的第一要務。
最後,他提醒,每個人需依自己膝蓋狀況來挑選合適的活動,如膝蓋痛患者的復健原則應該從膝蓋受力低的運動做起,視情況再慢慢增加受力,才能動得安全又長久。
。
。
標題:膝蓋不好慎選運動! 醫揭壓力排行榜:遊泳最溫和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6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