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龔明鑫報告指出,台灣在2016年經歷「悶經濟」時代,相繼提出「5+2產業創新政策」及「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奠定基礎,建立產業新格局,使台灣成為國際間的關鍵力量。
而這也反映在台灣的經濟成果,美中貿易戰開打的2018年至2019年,經濟成長率平均2.99%、2020年至2023年新冠肺炎期間GDP成長率平均4.27%,今年川普對等關稅上路後,上半年GDP成長率平均6.75%。
然而,台灣近期也面臨極端氣候、地緣政治、關稅,以及關鍵材料和技術限制等挑戰。但台灣也逐漸成為全球半導體及科技產業的創新平台與國際合作建構者,對於產業未來10至20年的長期佈局扮演關鍵角色,甚至掌握「發言權」,所擬定發展大方向成為各國重要依據。
因此,經濟部在2016年預算,針對大企業加碼創新佈局,如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100億元、產業升級創新平台輔導計畫55.8億元;中小企則提供109億企業協助、30億元AI輔導團等。
另外,政府也積極落實五大信賴產業,如台灣跨足無人機領域時間較晚,但憑藉強大的製造能力,正積極完善其基本供應鏈,透過軍工產業建立無人機系統整合能量,透過與國際大廠合作生產等方式,讓無人機產值在2026年達到160億元、2027年300億元,以及安控產業建立安控裝置透明度揭露平台。
回到台灣半導體未來發展,他提到,

他強調,像CoWoS這樣的成功是過去15到20年佈局的結果,而矽光子、機器人、量子運算等未來的佈局也將是長達15到20年的計畫,「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矽光子預計在未來3到10年內成為重要技術,讓CoWoS可以更進一步進化。
當被問到如何落實總統賴清德所提的「民主供應鏈」,龔明鑫說,半導體部分,台灣已經在製程上掌握領導地位,對於民主供應鏈比較有主導性。但針對像是無人機、機器人等其他產業,台灣跨入時間比較晚,但台灣還是有製造能量的優勢,台灣目前要做的是把基本功打好,也就是從通用晶片進階成可以符合無人機、機器人晶片需求。
- 半導體半導體
- 矽光子
- AI新十大建設
- 龔明鑫
- 無人機
標題:台灣佈局矽光子 龔明鑫: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7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