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這次調整方案,住宅700度以下每度調漲0.1元、701至1,000度每度調漲0.2元、1001度以上每度調漲0.4元。
小商家700度以下每度調漲0.1元、701度以上不調整;產業電價則考量到關稅影響,這次不調整。另搭配配套措施,農漁、學校(幼兒園至大學)、社福團體及使用維生輔具的身障家庭,電價不調整。

經濟部次長賴建信表示,民生用電長期偏離成本,如目前住宅平均電價每2.77元度,遠低於台電今年1到7月平均售電成本每3.80元度,必須適度反映。
經過這次調整,一般4口之家用電約700度,每度調整0.1元,平均每月電費最多增加70元,而小商店每月電費最多只增加70元。
對此,賴建信表示,這次調漲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台電在俄烏戰爭之後吸收很多燃料成本,然而電價調幅都低於韓國、新加坡及日本。
另外,台電依照成本及合理利潤所送出的電價調漲幅度應達到6.45%,但最終平均僅調整0.71%,據計算,每度平均從3.7556元,調漲至3.7823元,對於台電電費收入挹注約64億元,對於台電高達4211億元的虧損事杯水車薪,為何對於台電挹注如此少,卻還要針對全台約1400萬人調漲電價。
賴建信說明,原因在於民生用電部分長期偏離成本,如120度以下的第一級距是每度1.68元,那已經是台電合理發電成本不到一半,而121度到330度的第二級距是2.45元,也是低於民生平均電價,所以這次調整是希望可以更加反映電價。
問題是,過往長期凍漲的住宅700度以下用電僅調漲0.1元,但是一直有調整的1001度以上每度調漲0.4元,調幅是700度以下的4倍,似乎又違反調漲邏輯。
對此,賴建信說明,雖然最大原則是讓民生用電可以不要偏離成本,但是希望對於700度以下的小家庭影響小一點,而對於用電量較高家庭,則是以「使用者付費」概念,鼓勵其可以多投入節能。
至於這次調漲對於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有多大影響?台電發言人蔡志孟說明,主計總處有公布物價上漲10%,物價上漲約0.27%,換算下來這次調幅對於2025年物價影響約0.0133個百分點。
而政府長期為台電編列撥補預算,但近年有3000億元都被立法院駁回,對於2026年是否還有編列相關預算。賴建信說,相關預算已經提報到立法院,希望立法院可以同意台電持續推動電網強韌計畫,以及電力改善計畫等。
至於還要不要為台電爭取千億撥補,賴建信說「我們現在所提到的預算裡面,並沒有所謂的補助的預算」,即便媒體追問是否可能再追加,他始終未表態。
對於燃料成本預估,賴建信表示,原油過去半年約落在每桶66元至69元,價格相對平穩;但相較於俄烏戰爭時期,當時天然氣每立方8美元的價格、燃煤每噸80美元,現在天然氣約落在每立方12美元至13美元、燃煤約在每噸110美元至120美元,價格還算是高檔。
- 電價
- 漲電價
- 民生電價
- 產業電價
- 台電
標題:電價平均調漲0.71% 一家四口每月多付「一杯70元珍奶」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7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