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財經

輝達是英特爾救星嗎?華爾街日報潑冷水 : 恐怕未必

AI巨頭輝達(NVIDIA)18日宣布,以50億美元收購英特爾(Intel)普通股,交易完成後預估持股將突破4%,輝達成為英特爾最大外部股東之一,推動兩家公司展開重大合作。輝達與英特爾結盟讓外界充滿想像,然而,《華爾街日報》報導分析認為,輝達恐怕未必是英特爾的救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輝達入股對英特爾來說無疑是一項好消息,帶來了急需的資金,且讓英特爾更接近AI繁榮的核心,迄今輝達依舊是AI熱潮的最重要推手,地位可說是無人能取代。

不過,這些只是「戰術上的勝利」,而英特爾此刻真正需要的是「結構性變革」,也就是進行組織分拆。

英特爾堅持晶片設計與製造兩手抓 悖於行業潮流

《華爾街日報》分析,相較於台積電專注於替其他公司代工製造晶片,英特爾決定同時整合晶片設計與晶片製造業務,與行業趨勢專業分工的潮流相悖。

自2021年英特爾前執行長季辛格啟動代工業務以來,英特爾一直遭遇難以吸引外部客戶的問題,導致代工廠虧損連連。黃仁勳在記者會上讚揚了英特爾先進的晶片封裝技術,但被問及雙方協議生產的新PC和資料中心晶片,是否能夠幫助英特爾晶片代工業務發展時,黃仁勳並未回答,這暗示著輝達入股對英特爾代工業務的可能影響並不大。

分拆晶片設計與晶製造成為英特爾最佳解?

《華爾街日報》認為,對於英特爾來說,最佳或許也是唯一的選擇就是,拆分為兩個獨立實體,一家公司專注晶片設計,另一家專注晶片製造,如此兩家公司都能更好地與像輝達這樣的外部企業合作,輝達可和晶片設計團隊合作開發新晶片,然後繼續與台積電、三星等代工廠合作,而無需擔心會影響英特爾的利益。

拆分出來的晶片製造團隊,更有機會與其他晶片設計企業合作,因為他們不會再將其視為潛在的競爭對手。另一個附帶好處是,投資者,包括最近入股了近10%股份的美國政府,可以選擇投資英特爾的晶片製造或晶片設計業務,而不必同時涉足兩者。

《華爾街日報》最後結論,英特爾拆分並非易事,必須處理代工廠的財務虧損以及與之相關的融資交易的複雜性等等,但是英特爾如果想要在晶片製造領域重新與台積電等企業競爭,就必須進行拆分,而要完成這項任務,可能需要政府的支持以及像輝達這樣大企業的投資。樂觀來說,輝達入股或將吸引其他潛在客戶對英特爾代工業務進行進一步投資,替英特爾完成拆分提供所需的資金。

  • 輝達
  • 英特爾
  • 晶片設計
  • AI
  • NVIDIA


標題:輝達是英特爾救星嗎?華爾街日報潑冷水 : 恐怕未必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7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