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個堰塞湖形成已久,根據農業部的說法,約在20多年前就已被發現,多年來因坍崩範圍變大,水量逐漸增加,國民黨立院黨團8月提案,要工程會、農業部、經濟部與花蓮縣政府研提減災、監測、疏散方案。當時農業部長陳駿季稱會努力,但又多了一句「沒有立即潰堤危險」,如今引發藍營怒火。
但陳駿季說的是「沒有立即潰堤危險」,並沒有說錯。馬太鞍溪堰塞湖以目前的技術,根本無法處理,因此只能持續監測,就算給農業部再多預算,做不到的事還是做不到,更何況,這次災情確實只是「溢流」,不是「潰堤」,緊咬陳駿季的回應,就狂批中央政府推卸責任,實在說不過去,也沒有必要。
另一方面,卓榮泰稱花蓮縣府的撤離工作有瑕疵,對縣府也不盡公平。這是首次有堰塞湖溢流,縣府也提前撤離居民,只是這次曝災的範圍大大超乎預估範圍,也因低估溢流後的水量與流速,還是不幸出現罹難者。但如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所言,這已是不幸中的大幸。
此外,花蓮縣長徐榛蔚在颱風期間出國,綠營也見獵心喜,猛轟「縣長在哪?」但徐榛蔚22日傍晚已返國,23日也已到現場指揮。綠營要批徐榛蔚風災期間不在,要不要先回憶一下,屏東縣長周春米7月也遠赴北歐考察被罵翻,老是要追問縣長在不在國內,都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藍綠都想趁在災民面前表現,但綠營要質疑徐榛蔚怠忽職守,傅崐萁當然就會趁著卓榮泰來勘災,當面對行政團隊洗臉。只是堰塞湖23日溢流,現在水才剛退,後續可能還會溢流,甚至也無法排除潰堤風險,中央與地方卻只會不斷指責對方的責任,對災民來說,有意義嗎?
面對大自然的災難,人類會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或是凸顯自己的無知。行政院長與最大黨的黨鞭,直接在鏡頭前互嗆,也讓國人看傻了眼。大罷免後,卓榮泰留任,並說會主動調整兩院互動關係,但如今看來,朝野的關係完全沒有改善跡象。隨著立法院新會期開議,這次的花蓮災情,又將變成藍綠的相罵本。政治口水的堰塞湖,更讓人厭惡。
- 花蓮
- 馬太鞍溪
- 堰塞湖
- 光復鄉
- 卓榮泰
- 傅崐萁
- 徐榛蔚
標題:巷仔內/堰塞湖溢流也不敵政治口水 傅崐萁卓榮泰勘災最差示範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8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