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生活

專業感直接拉滿 蘋果iPhone 17 Pro第一手開箱

蘋果在9月初推出的iPhone 17系列和iPhone Air,產品定位區隔比往年更加明確,標準版滿足大眾需求、Air訴求極致纖薄,Pro則往專業路線更上一層樓,這也讓不少人陷入選擇障礙。如果你正在猶豫有沒有必要直上Pro,不妨先參考本次實測,再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本次以iPhone 17 Pro Max作為評測機型,與iPhone 17 Pro功能幾乎相同,主要差異在於螢幕尺寸和電池容量。

iPhone 17 Pro主打更專業定位,全方位功能升級,39,900元起; Pro Max,44,900元起。(蘋果提供)

外型大改辨識度滿分

今年換上新機,不怕朋友看不出來,因為6.3吋iPhone 17 Pro、6.9吋Pro Max都採用全新「橫向相機島」設計,辨識度大幅提升,絕對能滿足買新機的虛榮感。為提升散熱表現,機身也改為熱鍛造一體成型鋁金屬,搭配對應無線充電功能的超瓷晶盾背板,形成雙材質結合,上下背蓋在視覺上呈現雙色層次,同時抗裂性也增進4倍。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正面螢幕亮度再升級,最高峰值亮度來到3,000尼特,加上抗反射塗層,減少在大太陽下滑手機的反光,換上超瓷晶盾2代面板也讓防刮力提升3倍。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蘋果強調正反面的超瓷晶盾能讓手機更耐用耐摔,但開賣至今,網路上已有鋁金屬機身容易出現刮痕的熱烈討論,建議還是少用裸機、裝上手機殼保護愛機。

iPhone 17 Pro系列的全新「橫向相機島」設計,也能改善散熱和續航的問題。機身是鋁金屬,建議使用手機殼加以保護。

螢幕亮度更高,同時增進抗反光能力,正面螢幕比前代更耐摔。

VC均熱板散熱更好、效能進化

iPhone 17 Pro系列首度導入VC均熱板設計,讓散熱效果更好,以手遊《崩壞:星穹鐵道》進行實測,能發現在遊戲過程中,機身溫度控制良好,背部僅感受輕微溫熱,長時間遊玩也維持高穩定性,不易出現卡頓或降頻現象。

相比之下,iPhone 16 Pro Max較容易出現機身發燙的問題,尤其在沒有使用保護殼時,更能明顯感受到兩代在散熱表現上的差距。

iPhone 17 Pro系列晶片配置最新一代的A19 Pro,以iPhone 17 Pro Max進行《Geekbench 6》的CPU跑分,其單核與多核效能相較於Google Pixel 10 Pro  XL,分別高出約68%和60%,展現懸殊差異。

實測玩《崩壞:星穹鐵道》手遊時,溫度控制良好,機背僅有輕微溫熱,無過熱問題。

此為iPhone 17 Pro Max
--實測iPhone 17 Pro Max的CPU效能跑分,單核得分3,810、多核9,822;Google Pixel 10 Pro XL則為單核2,272、多核6,104,存在明顯差距。此為iPhone 17 Pro Max --實測iPhone 17 Pro Max的CPU效能跑分,單核得分3,810、多核9,822;Google Pixel 10 Pro XL則為單核2,272、多核6,104,存在明顯差距。

此為Pixel 10 Pro XL
--實測iPhone 17 Pro Max的CPU效能跑分,單核得分3,810、多核9,822;Google Pixel 10 Pro XL則為單核2,272、多核6,104,存在明顯差距。此為Pixel 10 Pro XL --實測iPhone 17 Pro Max的CPU效能跑分,單核得分3,810、多核9,822;Google Pixel 10 Pro XL則為單核2,272、多核6,104,存在明顯差距。

三顆4,800萬像素鏡頭展現細節

iPhone 17 Pro系列的後置三顆鏡頭,這次全為4,800萬像素融合相機,最大改進來自全新的望遠鏡頭,其感光元件放大56%,提升夜拍表現。雖然光學變焦從前代的5倍調整為4倍,讓有些人覺得是「降級」,但實際上,4倍在日常拍攝中更為實用;透過裁切運算實現光學品質8倍變焦,實測無論日拍或夜拍均呈現極佳細節,整體遠攝能力更成熟。

蘋果在行銷上大力宣傳「8顆鏡頭」,意思是三顆鏡頭可涵蓋微距、13mm24mm28mm35mm48mm100mm200mm的等效焦距,能提供更清晰、細節更豐富的影像。另一方面,這次更加聚焦專業影像工作者的需求,新增支援ProRes RAWApple Log 2Genlock等進階功能,為創作空間提供更多彈性和自由度。

● 4倍、8倍日拍

此為4倍日拍--無論4倍或8倍變焦,細節保留都很不錯,能拍出清晰的捷運車廂內部。要留意的是,4倍為真正的光學變焦,8倍是靠裁切運算達到的光學品質變焦。

此為8倍日拍--無論4倍或8倍變焦,細節保留都很不錯,能拍出清晰的捷運車廂內部。要留意的是,4倍為真正的光學變焦,8倍是靠裁切運算達到的光學品質變焦。

● 8倍夜拍比一比

此為iPhone 17 Pro Max
--同樣以8倍拍攝建築物夜景,可以看到iPhone 17 Pro Max擁有很好的清晰度,也清楚呈現內部燈飾細節, iPhone 16 Pro Max的畫面則顯模糊感,高光部分也過曝。此為iPhone 17 Pro Max --同樣以8倍拍攝建築物夜景,可以看到iPhone 17 Pro Max擁有很好的清晰度,也清楚呈現內部燈飾細節, iPhone 16 Pro Max的畫面則顯模糊感,高光部分也過曝。

此為iPhone 16 Pro Max
--同樣以8倍拍攝建築物夜景,可以看到iPhone 17 Pro Max擁有很好的清晰度,也清楚呈現內部燈飾細節, iPhone 16 Pro Max的畫面則顯模糊感,高光部分也過曝。此為iPhone 16 Pro Max --同樣以8倍拍攝建築物夜景,可以看到iPhone 17 Pro Max擁有很好的清晰度,也清楚呈現內部燈飾細節, iPhone 16 Pro Max的畫面則顯模糊感,高光部分也過曝。

前鏡頭升級自拍體驗

自拍升級為1,800萬像素Center Stage前鏡頭 ,並首次採用全新的正方形感光元件,帶來不少實用功能,最吸引人的是即使手機直拿,也能拍出橫向自拍照,無需特地將手機轉向;當偵測到多人自拍時,也會主動調整成廣角或橫向拍攝,讓拍攝過程更為順手。

這次的前鏡頭也更適合用來拍攝Vlog,畫面穩定度大幅提升,還有「人物居中」、「雙向同拍」等新功能。其中「雙向同拍」可讓前後鏡頭出現在同一畫面進行錄製,類似子母畫面的呈現方式,雙向同拍錄製完成後,前後鏡頭的畫面無法分開保存。不過前鏡頭升級並非Pro系列獨有,iPhone 17iPhone Air配置相同規格,如果衝著前鏡頭入手新機,不一定非得選擇Pro系列。

手機不用特別轉向,直拿也能拍出橫向自拍照,一鍵就能切換直拍、橫拍,多人自拍時還會自動偵測調整。

雙向同拍功能在錄製過程中,後鏡頭能隨意變焦拍攝,提升拍攝彈性。

或許你適合iPhone 17iPhone Air

iPhone 17 大眾定位

iPhone 17可說是歷代標準版中熱度最高的一代,因為蘋果終於把規格都提升到位,像是120Hz ProMotion螢幕和後置4,800萬畫素雙融合相機,以及螢幕規格、前鏡頭和快充等都跟Pro系列看齊;雖然缺乏望遠鏡頭、僅支援USB 2.0,但若平常沒有遠攝需求,也不需要頻繁傳輸大量資料,這款機型無疑是今年新機中最具性價比的首選。

iPhone 17的外型設計延續大家熟悉的經典風格,後置雙鏡頭均為4,800萬像素雙融合相機,29,900元起。

相較於iPhone 16(右),iPhone 17(左)的螢幕邊框變得更窄。

擁有120Hz ProMotion螢幕,在瀏覽網頁或玩手遊時能享有更佳的流暢度。

iPhone Air輕薄取向

iPhone Air可說是近幾年最具話題度的蘋果手機,機身厚度僅5.6mm,實機上手確實展現「又薄又美」、「手感一流」的特點,但在某些規格上的取捨,也是不爭的事實。

儘管單顆4,800萬像素融合主相機,對多數日常拍攝已算夠用,但對於特別在意遠攝和超廣角的用戶來說,這款超薄手機就無法滿足需求;至於被質疑的續航表現,實測在螢幕亮度50%下,可連續播放影片約22小時,iPhone 17約23小時,顯示Air並不遜色。

總歸一句,它就是鎖定「高顏值」族群,而非著重頂規硬體,因此別再和Pro相提並論。

iPhone Air定位美型設計,採單顆主鏡頭,36,900元起。

iPhone Air(左)機身厚度僅5.6mm,與iPhone 17(右)的7.95mm對比,纖薄感一眼就能看出。

包括iPhone Air在內的iPhone 17全系列皆支援40W充電,實測約20分鐘就能充飽50%電量。

以上商品價格及規格請依品牌公告為準。



標題:專業感直接拉滿 蘋果iPhone 17 Pro第一手開箱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8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