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路透社引述三名知情人士說法獨家報導,川普政府正在考慮,根據每個外國電子設備所含晶片的數量課徵關稅,目的是推動企業將製造業轉移回美國。
根據這項先前未被報導且可能變動的計畫,商務部將對進口產品中晶片價值的估計比例徵收關稅。
對此,美國商務部尚未置評。當被問及細節時,白宮發言人德賽(Kush Desai)回應,「美國不能依賴外國進口對我們國家和經濟安全至關重要的半導體產品。」
他補充道,「川普政府正在實施一項包含關稅、減稅、放鬆管制和能源充足在內,多層面且細緻的策略,以將關鍵製造業遷回美國。」
新關稅對消費市場與通膨的潛在影響
若該計畫落實,將顯示川普政府試圖對廣泛的消費性產品課徵關稅,範圍從電動牙刷到筆記型電腦皆可能受到影響,可能在推動美國製造業的同時,帶動通膨上升。
保守派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的經濟學家斯特蘭(Michael Strain)表示,這項計畫可能推高消費品的成本,「而目前美國正處於通膨問題,通膨率明顯高於聯準會的目標且正在加速。」聯準會的通膨目標率為2%。
斯特蘭補充,即使是國內生產的產品,其成本也可能因製造這些產品所需的關鍵投入品新關稅而上漲。
川普第二任期的其他關稅措施
為了強化美國本土製造業,川普第二任已祭出多項關稅措施。他在25日宣布了全面的新進口關稅,包括對品牌藥物徵收100%的關稅,以及對重型卡車徵收25%的關稅,這在一段相對平靜的時期後,再次引發了貿易不確定性。
今年4月,川普政府宣布對藥品和半導體進口展開調查,作為徵收關稅的行動之一,理由是過度依賴外國生產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關稅計畫的未解問題與豁免政策
但仍有許多問題尚未釐清,例如將受到關稅影響的含晶片產品範圍、關稅稅率,以及是否有任何國家、產品或公司可以豁免。
川普在8月曾表示,美國將對進口半導體徵收約100%的關稅,但豁免在美國製造或已承諾在美國製造的公司。美國以外最大的晶片製造商包括台積電和韓國三星電子。
一名接受路透社採訪的消息人士表示,商務部正在考慮對進口設備中晶片相關內容徵收25%的關稅,而來自日本和歐盟的電子產品則徵收15%的關稅,並強調這些數字是初步的。
消息人士補充說,美國商務部也已審視基於對美國境內製造業投資的「1:1」關稅豁免政策。企業若想享有如此待遇,必須先將其半數的生產轉移到美國,但尚不清楚該政策將如何落實與推動。
前述三位消息人士表示,美國商務部先前提議對晶片製造工具的關稅豁免,以避免增加在美國國內生產半導體的成本,有損川普第二任的晶片製造回流美國目標。但白宮對這項豁免感到不滿,原因是大多數情況下,川普都不喜歡給人豁免。
原文:Exclusive: Trump mulls tariffs on foreign electronics based on number of chips, sources say
- 川普
- 關稅
- 晶片
- 半導體
- 通膨
- 貿易不確定性
標題:手機、筆電全中槍?路透:川普考慮對「含晶片」商品課關稅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8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