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財經

台灣「晶片制裁南非」喊停!BBC分析最強武器:恐反傷台積電

台灣政府此前因南非屢次配合中國對我施壓、更名、降級及緩發簽證等相關作為,對該國實施半導體晶片管制,但「晶片武器化」短短兩天就突然喊停。專家分析,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半導體是台灣現在最強的武器,但若晶片「武器化」使用不當,恐怕會削弱台積電的全球主導地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英媒BBC報導,有分析稱,這顯示台灣在科技外交上的謹慎與面對的挑戰,也可能是忌憚於此類行動將影響到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莊嘉穎指出,台灣政府是希望向那些在中國政府要求下施壓台灣的政權發出訊號,「許多國家可能會認為這樣的行動是沒有成本的,但半導體(出口)禁令的宣布表明情況可能並非如此。撤回禁令旨在顯示台北願意對話並保持理性,但不希望這一立場被視為理所當然」,如果施壓台灣的情況重複出現,台北最終還是將被迫採取行動,否則其施加的威脅將被視為空洞和不可信的。

但他也警告,半導體控制是否有效,取決於目標是否擁有需要台灣半導體的關鍵產業,且找不到便宜或容易替代品,但被制裁的國家仍會找到替代品,儘管並不完美。

彭博社專欄作家瓦斯瓦尼(Karishma Vaswani)分析,台灣首次對南非實施晶片出口限制,是為了在中國進一步孤立其全球地位前,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外交籌碼。

「雖然南非對台灣晶片需求所佔份額很少,但此舉具有象徵意義」,瓦斯瓦尼指出,台積電生產了全球約90%的高階晶片,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地位不可或缺,但這種優勢可能不會持續太久。

她指出,此次台灣採取行動後,已經出現關於供應鏈多元化的討論,美國、中國、韓國和日本都在考慮之列,短期內這些替代方案面臨規模和技術專長的挑戰,長期來看,台積電可能會失去優勢。

由於日本等台灣半導體產業鏈重要盟友,在南非或非洲各地也有業務,如果台灣對南非施行禁運措施,有可能也影響到盟友的生產。這牽涉的不僅是台灣與中國的交鋒,還有全球半導體生態圈的問題。

瓦斯瓦尼直言,晶片無法永遠就台灣於水火,但晶片現在就是台灣最強的武器,此次行動表明台灣不會默默承受外交羞辱,「台灣不應該問自己是否有能力將晶片武器化,相反,台灣應該思考如果不這樣做,後果會如何?」

BBC指出,南非在1997年與台灣斷交後,隔年與中國建交,2023年南非舉辦金磚國家峰會(BRICS),習近平出席,此後台灣就收到南非當局壓力。外界分析,南非意欲在今年11月主辦二十國集團峰會(G20)前向北京示好,習近平預計將參加峰會,南非對台灣的壓力加劇。

而台灣對南非打出「晶片牌」2天後又宣布暫緩,迅速引發國際關注,有分析稱,台灣這一快速轉彎顯示台灣內部對策略的猶豫,但同時也暴露了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脆弱性。

專家分析,台灣此舉意在警示其他國家不要追隨中國孤立台灣的政策。這一事件標誌著台灣從被動防禦轉向主動運用科技優勢的地緣政治轉變,反映出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在兩岸問題上採取更強硬立場的意圖。

  • 半導體
  • 全球供應鏈
  • 晶片武器化
  • 晶片
  • 台積電
  • 外交籌碼
  • 南非
  • 賴清德


標題:台灣「晶片制裁南非」喊停!BBC分析最強武器:恐反傷台積電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8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