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鴻源指出,社會大眾雖常聽到「堰塞湖」一詞,但對潰壩危險仍陌生。他回憶,9月3日接獲內政部長劉世芳來電後,立即調閱資料,發現當時堰塞湖已蓄水6000萬噸,滿水量達9000萬噸,相當於一座極不穩定的南化水庫,「只要溢流就一定會垮」。農業部早在7月便委託單位推算潰決時間與影響範圍,並發現下遊堤防存在缺口,屬高風險地段。
他表示,9月19日已將分析資料送交內政部。政府原規劃撤離600人,但依照數據,應至少疏散7、8000人,差距反映決策難度。李鴻源強調,目前首要任務是災民安置,責任歸屬日後可透過檢調調查釐清,「公文和數字比對後,就能看得很清楚」。
談到現況,李鴻源說,目前堰塞湖仍有約5、600萬噸水,短期內沒有立即危險,但總計3.2億噸泥沙僅有7000萬噸下移,還有2.5億噸滯留山上,「再遇豪雨或五級地震,很可能引發第二次堰塞湖」。
對於風險管控,他建議國科會整合學術研究單位,對「挖除或爆破」等方案進行專業模擬,確保決策有科學依據。他提醒,下遊仍有1000公尺堤防脆弱甚至有缺口,水利署應立即補強,「衝下來的不再是清水,而是含沙泥流,破壞力極強,就算不潰堤,溢堤機率也非常高」。
至於重建規劃,李鴻源認為,預警與演練機制必須加強,因為堰塞湖一旦潰決,洪水40分鐘內就會抵達部落,應變時間有限。他也呼籲修法補強《災防法》,將堰塞湖、海嘯納入規範。由於馬太鞍溪屬中央管河川,涉及兩部三署,地方縣府難以發揮作用,建議行政院成立專案管理單位,統籌跨部會整合,才能避免災害重演。
- 馬太鞍溪
- 堰塞湖
- 李鴻源
- 泥沙滯留
- 光復鄉
標題:花蓮危機未解!李鴻源示警:還有2.5億噸泥沙 豪雨恐再生堰塞湖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9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