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健署提到,小米屬於「未精製全穀雜糧」,含有更多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與礦物質,有助於腸胃健康、能量代謝與血液循環。不但能入飯、煮粥,還能變化成沙拉或調味料。(資瞭照)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小米,是臺灣原住民族的重要糧食作物,不僅象徵著豐收與文化傳承,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食來源。不僅用途廣泛,還是兼具傳統與創新的好食材。國健署在臉書專頁「」分享,小米屬於「未精製全穀雜糧」,含有更多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與礦物質,有助於腸胃健康、能量代謝與血液循環。不但能入飯、煮粥,還能變化成沙拉或調味料。
國健署說明,小米的營養價值有:
●富含膳食纖:可幫助腸胃蠕動,增加飽足感。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維生素B群:維持能量正常代謝。
●鎂:維持神經與肌肉健康,有助於血液循環。
國健署提到,根據我的餐盤建議,每天至少1/3主食來自「維持原態」的未精製全穀雜糧,例如小米,其營養比精製白米更完整!
小米怎麼喫?
小米飯/粥:與白米混搭,口感軟綿,較純白米飯有更多維生素與礦物質。
小米燕麥粥:亦可搭配其他食材如燕麥、堅果、牛奶或豆漿,增加好的油脂與蛋白質。
小米沙拉:將煮熟的小米拌入蔬菜、水果、蛋白質食物與堅果或橄欖油,做成營養更均衡、口感更豐富的沙拉。
小米醋:可作為涼拌料理的低鈉醬汁,清爽又開胃,但仍需注意糖含量,建議適量使用。
國健署補充,小米不僅是傳統的延續,也是健康飲食的好選擇。下次不妨在餐桌上加入一點小米料理,享受自然的營養與文化的味道吧!
。
。
標題:小米顧腸胃、促代謝 國健署:還能變身沙拉和醋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9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