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中醫辨證補虛養陰 滋潤乾眼、改善飛蚊

▲護眼穴位。(照片提供/中醫師鄭傑元)

文/鄭傑元

42歲的黃小姐,長時間在室內使用電腦,出現眼睛乾澀、刺痛、異物感與畏光,甚至視線模糊。近期更在工作時,發現視野中有黑點或飛蚊般黑影飄動,趕緊來治療。在接受針灸與護眼中藥治療後,眼部不適與黑影明顯改善,生活品質也大幅提升。

乾眼症病患年輕化

乾眼症不再是老人家的專利,現在20-30歲年輕族群,也因為長時間滑手機、用電腦,加上冷氣環境乾燥,容易出現眼睛乾澀、異物感、視線模糊等問題。中醫認為,乾眼症屬「燥症」,多因肝腎陰虛,眼睛缺乏滋養。臨牀上會依體質選藥,例如:肝腎陰虛者用六味地黃丸加減,肺陰不足者用養陰清肺湯,脾胃虛弱者用歸脾湯,虛火上炎者則用金匱腎氣丸。治療重點是辨證論治,補虛養陰,改善眼部滋潤。

請繼續往下閱讀...

飛蚊症是因玻璃體內混濁物投射至視網膜,讓視野中出現黑影,形狀可為點狀、線狀或網狀。中醫古籍稱之為「黑花蠅翅」或「雲霧移睛」,認為與肝腎不足、氣血虧虛有關。治療上會依症狀調理,如三仁湯、知柏地黃丸、血府逐瘀湯或明目地黃丸等,調理後能改善視物黑影與眼部疲勞。

◎護眼穴位大公開

除了藥物與針灸,中醫也強調「明目穴位」的日常保養:

●攢竹穴:位於眉頭內側,可緩解眼乾與視力模糊。

●魚腰穴:在眉毛正中,有助減輕眼部壓力。

●絲竹空穴:眉梢後凹陷處,能減緩眼部緊繃。

●睛明穴:位於內眼角,能改善早期白內障與斜視。

按穴促進眼周氣血循環

每日用指腹輕壓10下,3-5個循環為佳,有助促進眼周氣血循環。

(作者為恩主公醫院中醫部針傷科主治醫師)




標題:中醫辨證補虛養陰 滋潤乾眼、改善飛蚊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9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