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乳房腫塊何時該手術? 醫列5大警訊別再拖

摸到乳房腫塊先別焦慮,應就醫檢查確認是良性或惡性;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shutterstoc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乳房腫塊是女性常見的就診原因之一,不少人一摸到腫塊就焦慮不安,擔心是不是乳癌。國泰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宣安指出,大多數乳房腫塊為良性,不一定要立刻開刀,但若出現「5大警訊」,仍建議儘早就醫討論手術切除,以免延誤診斷。

陳宣安表示,臨牀上常見以下5種情況會建議動刀處理:

請繼續往下閱讀...

●腫瘤體積持續增大或短期內快速變化。

●影像檢查結果無法完全排除惡性可能。

●組織學呈現高風險病變,如非典型乳管或小葉增生。

●腫瘤造成乳房外觀改變或局部疼痛不適。

●有乳癌家族史,或病人對腫瘤感到高度焦慮。

手術方式 傳統與微創各有利弊

陳宣安說,傳統乳房腫瘤切除手術通常需要約3至5公分的切口,依腫瘤大小與深度調整,術後需縫合,部分病人可能留下明顯疤痕或外型變化。

相較之下,近年興起的「真空輔助切除系統」屬於微創手術,只需0.3至0.5公分的微小切口,搭配即時超音波導引即可精準移除腫瘤。

陳宣安表示,微創手術傷口小、恢復快、對乳房外觀影響低,但也提醒,並非所有人都適合,仍要視腫瘤位置、大小與病理結果決定。

微創手術和傳統手術比較。(國泰醫院提供)

微創手術是透過儀器內部的真空抽吸與電動旋轉刀片針,逐步將腫瘤分段切除,並可取得足量組織樣本進行病理檢查。結合即時超音波或立體定位影像導引,醫師能精準定位病竈、完整清除腫瘤。

在超音波引導下,大多數的腫瘤切除可以一次完成,傷口極小,術後恢復快速,對乳房外觀影響極低,是目前臨牀上常用的微創技術之一。

微創手術透過儀器內部的真空抽吸與電動旋轉刀片針,逐步將腫瘤分段切除,並可取得足量組織樣本進行病理檢查。(國泰醫院提供)

◎微創手術適合以下情形

●腫瘤單顆、直徑小於 3 公分。

●同一乳房多顆腫瘤,位置接近、總體積適中。

●病竈組織為確定良性或高度懷疑良性。

●希望保留乳房外觀,減少疤痕或避免蟹足腫的產生者。

◎微創手術優點

●傷口小、幾乎無疤痕。

●疼痛感較輕微。

●可將傷口設計於乳暈旁或乳房邊緣,進一步減少外觀影響。

●某些情況下可利用單一切口處理多顆腫瘤。

●術後恢復快速。

確診乳癌不適用微創手術

陳宣安特別提醒,乳房微創手術不適用於確診乳癌患者。

原因包括無法確保完全切除、可能有腫瘤邊緣侵犯,甚至癌細胞沿抽吸路徑播散。確診乳癌後仍須接受標準乳癌手術與整體治療,確保安全與完整切除。

術後觀察與後續追蹤同樣重要

陳宣安指出,微創手術後常見輕微瘀血、血腫或局部腫脹,大多可在數天至兩週內緩解。術後應避免碰撞、可熱敷輔助恢復,必要時回診。

她也建議,發現乳房腫塊後,不論是否開刀,都應定期追蹤,透過乳房超音波或影像檢查觀察變化。「是否需要手術、採哪種方式,都應由乳房外科醫師依個別狀況與病理結果綜合評估,切勿自行判斷。」




標題:乳房腫塊何時該手術? 醫列5大警訊別再拖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9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