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時期都會有主力戰艦。
※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聞
800多名將領被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臨時召回國內後,除了他在維吉尼亞州匡提科(Quantico)陸戰隊基地演說外,川普總統也到場發表演說,並說美國現役軍艦看起來不夠堅固,正考慮重新啟用戰艦。
※各時期都會有主力戰艦
人類自發明船舶以來,不同時期都會有各式各樣的主力艦,主力艦的形式會根據動力、武器甚至戰術演進而有不同形式。火器發明以前,這些船舶主要是以噸位大小來分類,例如艨衝、走柯、樓船等等。這些大型戰船與數量形塑水軍力量的評比。
當人類船舶發展史從槳葉、風帆、帆槳過渡到蒸氣與煤炭動力時,煤炭動力船速度穩定且快速,形成對風帆戰艦的優勢,縱橫加勒比海的三桅大帆船時代結束,取而代之的是鐵甲戰艦。鐵甲戰艦升級到加厚的鋼板後各國海軍比的戰艦上火炮搭載數量的多少,最終形成皇家海軍於1906年打造的無畏艦(Dreadnought),各國海軍力量評比以無畏艦有幾艘為代表,無畏艦就是一次大戰時期的主力艦。
這種船艦砲利的時代在二戰時期發展到最高峰,史上最巨大戰艦為日本帝國海軍大和級戰艦,主要武裝為9門460公釐火砲,不過當時主力艦對已經從戰艦過渡到航艦。最後一次人類水面艦互相轟擊的戰法落在1944年10月的雷伊泰海戰與蘇裏高海峽作戰。1991年波斯灣戰爭期間,密蘇裏號(USS Missouri BB-63)與威斯康辛號(USS Wisconsin BB-64)戰艦進行最後一次砲轟,大型戰艦時代結束。
二戰後美軍以航艦作戰群縱橫七大洋,蘇聯在無法與美國海軍競逐下發展一系列潛艦,北約代號從A到Z都有,也有部分人士提出冷戰時期的主力艦是潛艦。以這種標準來看可能在一個世代後,人類所謂的主力艦會是大型無人水面艦也說不定。美國總統川普緬懷二戰時期的戰艦風格,外界實難想像究竟他內心思想為何,軍武界與世人也會懷疑究竟川普是否了解軍事科技。

川普第二次就任總統後,許多外交辭令都令盟國相當震驚,第一次上任時曾要求駐韓美軍費用韓國要支付50億美元、美墨之間興建的邊境圍牆、打造美國版的「金穹」系統、不與歐洲國家磋商逕自與普丁開啟談判等。
上行下效之下,許多美國官員也感染到這種風氣,2025年3月準國防次長柯伯吉提出,台灣軍費應佔GDP的10%!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召集800多名將領「聽訓」,有一說是這是對諸多將領的下馬威,但也有人士指出這是中美大戰前的精神訓話。不過顯而易見的是,一線高階將領被召回美國,期間敵軍發動突襲以及這些將領間的運輸安全,想必已經傷透這些運輸單位主官管的腦筋。
這種大規模的調動將領也有中國古代周幽王/褒姒/烽火戲諸侯的比喻;更誇張的是拿1938年蘇聯將領大清洗來比喻,第一時間調動800多位將領回美也算是創下世界以及美國創國紀錄。畢竟美軍准將以上人數900餘人,這比例確實很高。
就組織而言各國都有所謂的國防部,強調點為Defence,很少有國家採用二戰期間有英美兩國的戰爭部,本次國防部更名為戰爭部就是赤裸裸的要打仗,跟誰打?美國目前的目標不是中國,而是發生在委瑞內拉附近陳兵的美軍。
大規模調動將領以及底下高階文官的激進政策,多少還是上行下效,這又引起許多人的大哉問,究竟是民主國家內類獨裁的元首,還是獨裁國家內的民主會比較好的問題。
●作者:楊威利/資深軍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
- 戰艦
- 名家論壇
- 楊威利
標題:名家論壇》楊威利/主力戰艦的迷思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9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