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財經

三商美邦人壽攜刑事警察局啟動校園防詐公益講座 強化青年防詐力

據警政署統計,去(2024)年詐騙案件金額創下歷史新高,年成長高達 5.6 倍,更有約3.5萬名23歲以下年輕人淪為詐騙車手嫌疑犯。有鑑於此,三商美邦人壽自2024年起推動「反詐防騙我來說-校園防詐公益講座」,今年進一步推出 2.0 系列。首場講座於昨(15)日在實踐大學舉辦,攜手刑事警察局、理財 YouTuber 及資深媒體人,從 AI 詐騙、投資陷阱及車手與受詐實例等多角度切入,提升青年學子的防詐意識。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反詐防騙我來說2.0-校園防詐公益講座」將於今年巡迴北中南四所大專院校舉辦,首場實踐場由實踐大學學務長吳聲銘與三商美邦人壽獨立董事杜德成共同出席開場。講師陣容包含刑事警察局偵查員、擁有45萬粉絲的理財Youtuber李勛,以及中時新聞網副總編輯戴志揚,透過AI、理財及真實詐騙案例,提供同學全方位的防詐心法。

▲三商美邦人壽杜德成獨立董事為「反詐防騙我來說2.0-校園防詐公益講座」首場講座致詞,同時感謝校方與警政署協力共同推動兼具教育與社會責任意義的活動。(圖/三商美邦人壽提供)
從AI詐騙到理財防詐 三位講者多面向強化青年防詐意識

講座首先由刑事警察局偵查員魏培倫以多年辦案與犯罪預防經驗,透過「AI深偽詐騙」主題揭示近年詐騙新態勢。魏偵查員表示,AI技術普及化讓詐騙更加隱蔽且難以辨識,並舉例假檢警、冒親友借錢、合成不雅照恐嚇,甚至假冒公司高層成功詐走香港分公司逾8億元等真實案例,提醒學生落實「防詐5不」—不接、不點、不聽、不傳、不信,遇有疑慮務必撥打165反詐專線查證,以降低受害風險。

中時新聞網副總編輯戴志揚則分享採訪過程中的真實詐騙案例,他指出許多年輕學生因誤信網路求職或投資資訊,落入車手陷阱,被利用去提款或交付現金,最終不僅身陷詐騙案件,也留下犯罪紀錄。同時也提醒學生「詐騙不只發生在線上,更常透過車手鏈形成實體犯罪」唯有保持警覺,才能避免成為被操弄的下一個受害者。

▲刑事警察局魏培倫偵查員表示,AI技術普及化讓詐騙更加隱蔽且難以辨識,如遇到可疑資訊可撥打165防詐專線查證外,平時更須落實「防詐5不」:不接、不點、不聽、不傳、不信,遠離遭受詐騙的可能性。(圖/三商美邦人壽提供)
除了AI防詐趨勢及詐騙案例分享外,理財YouTuber李勛以自身專業與豐富經歷,提醒年輕世代要建立正確的金錢觀。李勛擁有超過45萬追蹤者,為知名理財作家與網紅,以「30歲存到500萬」等主題吸引廣大粉絲。李勛透過實際金錢數字與生活案例,引導學生思考長期財務規劃與風險控管的重要性。

李勛指出,年輕人常因理財知識不足而誤信「高報酬、低風險」的投資話術,甚至落入 AI 假投顧、假名人影片等詐騙陷阱。他強調,「規律儲蓄是投資的第一步」,並介紹保險風險管理概念,幫助學生以正確方式分配收入,累積財務安全感。

▲YouTuber李勛以自身專業與豐富經歷,提醒年輕世代要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圖/三商美邦人壽提供)
三商美邦人壽持續推動防詐公益 以行動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三商美邦人壽長期投入防詐公益,積極響應全球永續發展趨勢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並呼應金管會「公平待客原則」,強化防制詐騙的措施與成效。自去年起,三商美邦人壽陸續針對偏鄉小學、大專院校及高齡長者舉辦一系列公益防詐課程講座,迄今已走訪超過50所校園及社區活動中心,累積觸及超過4,500人。

三商美邦人壽獨立董事杜德成表示,公司積極發揮壽險業風險管理的專長,針對不同年齡層辦理普惠金融與防詐教育活動,未來也將持續與刑事警察局及各界跨界合作,推動更豐富多元的反詐宣導活動,落實詐騙防制的企業公益責任。

實踐大學學務長吳聲銘表示,感謝三商美邦人壽與警政署合作並邀請多位重量級講師,為學生打造內容豐富的防詐課程,也透過建立理財觀念來增加學生的防詐抵抗力。他提醒,同學若遇到疑似詐騙的風險,除可撥打165防詐騙專線外,也可通知校安中心尋求協助。

▲中時新聞網副總編輯戴志揚則分享採訪過程中的真實詐騙案例,保持警覺,才能避免成為被操弄的下一個受害者。(圖/三商美邦人壽提供)
  • 詐騙案件
  • 歷史新高
  • 年輕人
  • AI詐騙
  • 投資陷阱


標題:三商美邦人壽攜刑事警察局啟動校園防詐公益講座 強化青年防詐力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0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