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飽受椎間盤突出的困擾;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圖取自shutterstoc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不少人飽受椎間盤突出所苦,痛得坐不住、睡不著,連穿襪子都痛到流淚,在核磁共振沒發現異樣,四處求醫卻束手無策。台灣針刀醫學會理事徐國峰引用研究指出,有時椎間盤突出並非被壓迫,而是受到免疫系統攻擊。
徐國峰在臉書粉專「」表示,「徐醫師,我核磁共振MRI 拍出來明明很輕微,為什麼我卻痛得快崩潰?」這句話,我幾乎每週都會聽到。MRI 報告上寫著:「輕度椎間盤突出」;影像乾淨、神經沒壓迫。但人卻痛得像被電擊。有人坐不住、有人睡不著、甚至有人連穿襪子都得含淚彎腰。那種痛,有點不合邏輯。也讓很多人被誤會成「想太多」。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事實是:「你的痛,可能不是被壓迫的痛,而是被『攻擊』的痛。」
當免疫系統「打錯人」
徐國峰表示,椎間盤裡有個叫「髓核」的組織,原本被緊密包在纖維環裡。那是免疫系統從來沒看過的地方。一旦破裂、外露,免疫系統第一次「見到」它,立刻誤認為外敵:白血球衝上來、發炎物質炸開、組織開始腫脹。問題是:那根本不是外來敵人,而是你自己的一部分。這場戰爭沒有細菌、沒有病毒,卻把你的椎間盤打成了戰場。
造成的結果是,有人突出很嚴重卻不太痛,有人影像輕微卻痛到崩潰。差別在免疫反應有多激烈。
202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Mary E. Brunkow、Fred Ramsdell、Shimon Sakaguchi,他們的研究揭示了人類免疫系統中最細膩的機制——外周免疫耐受(Peripheral Immune Tolerance)。
過去,我們以為健康就是免疫強、抵抗力高。但他們發現了名為「調節性T細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 的守衛者,這些細胞能釋放抗炎訊號,制止免疫過度攻擊。它們的核心開關,是基因 Foxp3。這個基因若受損,免疫就會失控,人會陷入自體攻擊、慢性炎症,甚至疼痛難止的惡性循環。
古代中醫早就知道這個道理。《黃帝內經》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當免疫平衡時,身體不會亂發火。中醫的「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正是現代免疫學的翻譯版本。中醫理論現代免疫學對應,例如清熱大約等同降低促炎細胞因子 TNF-α、IL-6;活血化瘀等同改善局部微循環與代謝;扶正祛邪就是強化 Treg 功能,恢復免疫耐受。換句話說,中醫講的「氣血調和」,正是現代醫學所說的「免疫平衡」。
古代傳統針灸跟現代針刀理論也是如此。夾脊穴、阿是穴改善血流、減輕炎症;承山、崑崙等遠端穴位透過神經反射,刺激內啡肽釋放,讓疼痛閾值提高。研究證實:針灸能提高 IL-10、降低 TNF-α,這正是 Treg 的主要溝通路徑。「我認為針灸跟針刀當然不只是止痛,而是有可能在重新教育你的免疫系統!」
。
。
標題:椎間盤突出MRI查不出異常?醫:恐免疫太強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0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