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數據冷冰冰,但江坤宇的價值卻不止於打擊表。冠軍賽三場下來,他以遊擊手身份15次守備機會無失誤,守備率達1.000,多次美技撲接與極限傳球救下失分邊緣,甚至在G2下半局接連兩次關鍵處理,穩住韋禮加與吳俊偉的節奏。這名中線防守支柱,正是兄弟能維持隊形穩定的關鍵角色。
球隊內部人士也透露:「他就是場上的安定感來源。即使打擊低潮,只要他站在遊擊防區,投手會更有信心去攻擊打者。」這樣的信任感,是數據無法取代的心理價值。

但事實也無法迴避江坤宇在進攻端幾乎完全失效。冠軍賽三場無安打、無打點,得點圈5打席0安打;無論面對左投或右投,打擊率同為.000,BABIP(有效擊球率)為0,代表就算擊中球也無法形成安打。
從數據看,他對右投的揮棒率僅40%,揮空率則是25%;對左投更陷入完全被動狀態。整體OPS(攻擊指數)僅0.083,位居系列賽所有先發打者墊底。滾飛出局比高達1.000,顯示擊球多為內野滾地球,難以形成穿越性擊球。
教練團雖已將他從第二棒調至第六棒,但效果仍不顯著。這也讓外界討論是否該繼續把棒次往後移,而將打擊火燙的宋晟睿、岳東華往上提,尋求更多串聯。
靈魂防線與進攻空洞間的拉鋸
對中信兄弟而言,這不是一場簡單的換位選擇,而是一場「取捨之戰」。江坤宇象徵的是球隊體系,守備穩定、球場紀律、團隊韌性。他的存在,是兄弟內野的精神錨點;但若他的打擊長期停留在「自動出局」模式,對球隊整體攻勢節奏勢必造成連鎖影響。
球評指出:「若系列賽延長到第六、第七戰,兄弟需要的不僅是守備穩定,更需要關鍵打擊。此時江坤宇是否該暫時退居第七或第八棒,甚至適時換代打,讓攻擊棒次更靈活,將成為教練團的戰略關鍵。」
防守無價,但勝利更殘酷
在冠軍賽的殘酷舞台上,「防守能贏下系列賽」這句話並非空談,但前提是進攻必須有基本支撐。江坤宇的存在,是兄弟的安全感;他的低潮,卻也是對手樂天的喘息機會。若他能在G4於桃園球場揮出一支關鍵安打,或許能證明,這名以守備立身的遊擊手,不只是穩定的牆,更能成為點燃攻勢的火種。
更多台灣大賽報導
台灣大賽球探報告/中信兄弟逾50%「滾」不出內野!關鍵數據曝光
台灣大賽分析/只出賽3場的韋禮加扛中信兄弟命運!4種球路當武器
台灣大賽/北市大雨磅礡G3大巨蛋沒滿!上班日仍吸引37088人進場
- 中華職棒
- 中信兄弟
- 江坤宇
- 台灣大賽
- 冠軍賽策略
標題:台灣大賽/江坤宇守備五星級打擊慘兮兮!11-0兄弟教練還能續用?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1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