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王大元表示,霜降後氣溫驟降、由濕轉乾,容易出現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問題,建議可喫蘋果等白色食材,有助生津止咳;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霜降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代表天氣將逐漸轉冷凝霜,萬物開始停止生長,呈現一片深秋冷肅的景象。中醫師王大元表示,霜降後氣溫驟降、由濕轉乾,燥邪更易傷害人體津液,因此容易出現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問題,有心血管疾病者尤應注意保暖。飲食上建議可喫水梨、蘋果、蘿蔔、蜂蜜水等白色食材,有助生津止咳又潤肺。
王大元於臉書專頁「」發文表示,霜降節氣建議採行「平補」,不宜選用甘寒之品,古人認為:「冬季進補不如霜降進補」、「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因此,進入深秋時節應先將腸胃顧好,冬天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否則到了天寒地凍的嚴冬,屆時腸胃早已虛不受補,補了也吸收不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霜降因氣溫驟降,血管收縮、血壓波動,王大元提醒,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特別注意保暖。加上氣候轉乾,也易出現口乾舌燥、氣喘燥咳、皮膚乾裂和大便祕結等症狀;另當體內津液不足時,筋脈容易失於濡養,也可能發生小腿抽筋或骨性關節炎等狀況。
至於生活起居方面,王大元建議:應早睡早起、避寒就溫,夜間可泡腳助眠,促進血液循環。運動宜選擇溫和緩慢的活動,如太極、慢跑等。情志上秋末易生悲傷之感,應保持心境平和,可多親近自然、曬曬太陽,或喝些溫暖的茶飲,如桂圓紅棗茶等,有助養心安神。
不過,王大元表示,霜降氣候仍以乾燥當主,想要預防乾燥症狀,關鍵在於養肺與潤燥。一般人可喫些有助生津潤燥、宣肺止咳的水梨、蘋果、蘿蔔、白果和蜂蜜水等白色食材,然而北部天氣相對濕冷,不像中南部豔陽高照和乾燥,因此可酌量食用辛溫之物以暢通陽氣,例如:乾薑、肉桂、青蔥等。
除了飲食調養之外,王大元也推薦穴道按摩,可以搓揉鼻翼兩側的「迎香穴」、手肘內面的「尺澤穴」和手腕內側的「內關穴」,這些穴位也有助於霜降時節預防呼吸道疾病和調整情緒。
。
。
標題:霜降當心血壓波動大 飲食這樣喫防護腸胃、呼吸道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1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