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老化不等於退化 運動就是最好的抗老處方

隨著年齡增長,掌握正確的運動方式,可以實現「逆齡抗老」的目標,例如,快走、超慢跑、腳踏車等都有助健康;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的變化逐漸顯現,如:肌力流失、關節僵硬、骨密度降低、心肺功能下降等。這些看似不可避免的變化,其實是自然老化的過程,但「老化不等於退化」,然而這些變化並非「無法逆轉」。只要掌握正確的運動方式,就能重新啟動生理機能、活出健康,甚至可以實現「逆齡抗老」的生活目標。

究竟該如何開始?體適能中心專家林芊穎在永越健康管理中心上發文分享,關鍵在於建立「完整且平衡」的運動結構,建議每週規劃以下4大類型運動,全面啟動抗老機制:

請繼續往下閱讀...

1.有氧運動

每週3至5天,每次30分鐘以上,累積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這類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強化心肺功能、穩定血壓與血糖、改善代謝,對延緩老化有顯著幫助。建議方式:快走、超慢跑、腳踏車、遊泳、舞蹈、水中有氧等。

2.肌力訓練

每週2至3天的肌力運動可增強核心與下肢肌力,有效維持日常生活行動力,預防肌少症、降低跌倒風險。建議方式:椅子深蹲、牆面伏地挺身、彈力帶訓練、提水壺、擡腿運動等,過程中可搭配椅子、牆面等輔助工具進行,從低重量開始,循序漸進、不求快。

3.柔軟度訓練

每日5-10分鐘伸展運動,有助提升關節活動度、減緩肌肉緊繃、降低活動傷害。可於運動後、起牀後或睡前進行,重點部位如肩膀、背部、腿部與下背等皆需留意。

4.平衡與協調訓練

每日3-5次,進行簡易的協調與平衡訓練,如:單腳站立、站姿擡腿、閉眼平衡、太極或身心放鬆練習(冥想、呼吸控制)。有助於加強前庭與深層肌群控制力、減少跌倒風險、提升情緒與睡眠品質。

運動不再只是塑身或減重的選擇,更是維持生命質量的關鍵。開始運動不嫌晚,每天多走一步、每週多動一點,累積的是健康、自信與行動力。記得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並持之以恆,讓運動成為日常的一部分,才能真正達到抗老的目標。




標題:老化不等於退化 運動就是最好的抗老處方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1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