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非洲豬瘟來襲不喫豬肉? 9大食材輕鬆替換補營養

營養師林雨薇表示,非洲豬瘟來襲,若這陣子豬肉變少或不喫豬肉,可平行替換鮭魚等9種食材,同樣可補充蛋白質;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非洲豬瘟來襲,你是否存疑,這陣子豬肉能喫嗎?對此,營養師林雨薇表示,照理來說是可以喫的。因非洲豬瘟(ASF)屬非人畜共通傳染病,與人類疾病無直接關聯。但若這陣子豬肉變少或不喫豬肉,建議可平行替換雞棒腿、鮭魚、牛肩胛、大蛤蜊、蚵仔等貝類、天貝、五香豆幹、高纖豆漿或傳統豆腐等9種食材,同樣可以補給蛋白質營養。

林雨薇於發文指出,據2025年6月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食品安全與公共衛生中心發布關於非洲豬瘟的內容提及,感染非洲豬瘟的生鮮肉品只要徹底加熱到中心溫度≥70 °C連續30分鐘以上,讓肉品全熟,即可滅除病毒活性。另,短時高溫90 °C數分鐘,也能使病毒失活。由此可知, 豬肉徹底加熱可照喫,只要「喫不完的剩食」不要當廚餘餵豬,就可降低更多活體豬隻被感染。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雨薇也強調,為避免豬瘟疫情蔓延,建議應遵循以下2大原則,降低延燒風險:

1.不將國外肉品帶回台灣:由於病毒能在肉品久存活,冷藏、冷凍或部分醃製/乾燥的肉品病毒,可在豬肉組織長時間存活。因此,出國返台時遵守邊境管制,勿將豬肉相關製品帶回台灣,肉乾、火腿都可能有潛在豬瘟病毒。

2.喫不完的豬肉不要倒廚餘桶,請直接丟棄:剩食確實封袋丟棄,不拿來餵動物(特別是豬)。還有不攜帶、收受來路不明的豬肉製品(旅遊伴手、網購)入境或流通。

一般來說,每餐至少喫一個手掌心大小的豬瘦肉,有助於預防肌少症(肌肉減少)。林雨薇進一步說明,若這陣子豬肉變少或不喫豬肉,也可平行替換以下9種食材補充營養:

1隻棒腿、1手掌大的鮭魚:這樣的份量與豬瘦肉相同,也富含優質蛋白質,且脂肪不會過多,可說是減脂好選擇。

70g牛肩胛、16顆大蛤蜊、11顆蚵仔等貝類:份量與豬瘦肉相同,同樣富含蛋白質。此外還富含鐵質,可維持好氣色。

蔬食者/植物性來源 : 天貝60g、2片五香豆幹、1瓶高纖豆漿(400ml)或1盒傳統豆腐等,以上食材皆為大豆來源,份量等同於1掌心大的豬瘦肉,也可提供優質蛋白質。另,植物性大豆蛋白有助於血壓調節,大豆纖維則有助消化排便。

林雨薇最後補充,購買台灣生鮮豬肉時,可選認有TAP標章的產品,從QR code追溯;雖然並不等於無ASF保證,但能較為明確知道肉品源頭,確保合法來源,也為自己飲食健康多層保障。




標題:非洲豬瘟來襲不喫豬肉? 9大食材輕鬆替換補營養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1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