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長者半夜跑廁所真煩惱 中醫:不只腎虛 推5法改善

隨著年紀增加,不少長輩會有半夜常起牀上廁所的困擾;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隨著年紀增加,不少長輩會有半夜常起牀上廁所的困擾。統計發現,60歲以上長者有8成的人晚上會起來上廁所一次以上,4成會起來2次以上,年紀越大情況越明顯。泰昌堂中醫診所中醫師蔡旻宏表示,老人夜尿的原因不是只有腎虛,可能跟身體不同系統的失衡有關。

蔡旻宏在臉書專頁「」發文分享,夜尿是指入睡之後到隔天起牀之前,因為有明顯尿意而醒來上廁所,小便完又能繼續入睡。如果是睡前就頻繁上廁所,或是半夜因為其他原因醒來才順便去尿尿,這些並不算真正的「夜尿」。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什麼會有夜尿?

蔡旻宏說明,腎臟像一個過濾器,會把血液裡的廢物和多餘水分過濾成尿液,再送到膀胱儲存,等尿液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尿意。正常情況下,晚上不需要一直跑廁所,因為身體會分泌一種叫抗利尿激素的荷爾蒙,讓腎臟晚上多回收水分、少製造尿液,加上睡著後分泌會更多,讓我們能一覺到天亮。

然而,隨著年齡增加,可能出現以下狀況:

●晚上尿液變多

腎臟對抗利尿激素比較「不靈敏」,晚上就會產生比較多尿液;心臟功能變差、腎臟不好、血液循環不佳,會讓白天水分堆在腿部,躺下後水分回流,腎臟血流增加,夜間尿量變多。

睡眠呼吸中止症會影響荷爾蒙分泌,讓尿液更多。糖尿病血糖太高時,腎臟會透過排尿把多餘糖分排掉,也會增加夜尿。

●膀胱「容量變小」

男性攝護腺肥大會壓迫尿道,讓膀胱容易覺得「滿了」。女性子宮或膀胱脫垂,擠壓膀胱空間。膀胱發炎、結石、腫瘤等,也會讓膀胱容量變小。

●睡眠品質差

睡得不夠熟時,大腦對膀胱的感覺會變得敏感,一點點尿液就會醒來上廁所。

蔡旻宏解釋,大多數長輩的夜尿,並不是單一原因造成,通常是多種因素疊加,因此需要全面的評估與治療。

中醫怎麼看夜尿?

中醫會從整體健康狀況去判斷,老人夜尿的原因不是只有腎虛。夜尿可能跟身體不同系統的失衡有關,而這些失衡的模式,可能會單獨出現,也可能會互相影響,共同導致夜尿,例如:

●脾腎陽虛:身體的能量不足,水分代謝慢,晚上尿量多且偏清,常伴手腳冰冷、精神差。

●氣滯血瘀:氣血循環不順,形成阻塞壓迫膀胱(像攝護腺肥大、子宮肌瘤),導致膀胱空間變小。

●濕熱下注:骨盆腔環境濕熱,膀胱容易過度敏感,常有灼熱或疼痛感。

●心腎不交:睡不好讓膀胱變得敏感,半夜容易醒,伴隨心煩、失眠、口乾。

中西醫合力,改善更全面。蔡旻宏強調,如果西醫檢查發現有器質性問題(如嚴重攝護腺肥大、子宮脫垂、膀胱腫瘤),應優先處理根本病因。在手術或治療後,中醫則能透過調理體質、改善循環、穩定膀胱功能,幫助減少夜尿,以及提升睡眠品質等做後續改善。

蔡旻宏提供生活裡的5個方法改善,包括:下午3點後避免咖啡、茶等含咖啡因飲料;不要靠喝酒助眠,酒精會降低睡眠品質,並增加夜尿頻率;白天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時起來活動一下,促進血液循環;保持運動習慣,幫助腿部血液回流,減少夜間尿液;睡前2~3小時擡腿30分鐘,減少下肢水腫。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禁止酒駕☆




標題:長者半夜跑廁所真煩惱 中醫:不只腎虛 推5法改善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2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