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異常掉髮等情況應及早就醫診治;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王綺嫻
王小姐的頭皮有一塊落髮區域已經持續2年多了,她之前就醫求診,被告知是圓禿,但未見改善,病竈漸漸擴大。最近就醫被診斷為頭癬,並接受口服抗黴菌藥物治療。1個月後未見改善,於是到醫院掛號求診。
檢查王小姐的頭皮,有1塊長4公分、寬2公分的落髮區域(圖1)。中間摸起來皮膚有點凹陷,有些地方仍保有毛髮,有些地方落髮及出現黑點。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多只影響皮膚 較為良性的發炎
用皮膚鏡檢查發現黑點部分為毛囊性栓子(圖2)。臨牀懷疑為圓盤狀紅斑性狼瘡。我建議患者接受頭皮切片,並送檢病理化驗及直接免疫螢光檢查。
病理化驗及直接免疫螢光檢查確認王小姐的診斷為圓盤狀紅斑性狼瘡。
王小姐聽到診斷,非常驚訝。問:「紅斑性狼瘡是不是會出現蝴蝶斑?而且很嚴重?我這兩年來都沒有其他的問題,確定是紅斑性狼瘡嗎?紅斑性狼瘡會影響頭皮嗎?」
紅斑性狼瘡可以分為全身性紅斑性狼瘡、圓盤狀紅斑性狼瘡以及亞急性紅斑性狼瘡。
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是1種自體免疫疾病。急性期會有雙側臉頰發紅腫脹的情形,俗稱蝴蝶斑。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會影響皮膚、腎臟、血管及關節等。
圓盤狀紅斑性狼瘡是較為良性的皮膚發炎疾病,好發於臉部及頭皮。女性患者的人數大約是男性的2倍,特別常見於30-40歲左右的女性。
臨牀表現常為境界分明的暗紅色斑塊,中央有點凹陷、瘢痕化或是色素變化。大部分圓盤狀紅斑性狼瘡只影響皮膚,約有2-5%的患者會進展成全身性紅斑性狼瘡。
2-5%會進展成「全身性紅斑性狼瘡」
惡化或誘發圓盤狀紅斑性狼瘡的因素包括:外傷、紫外線照射、感染、低溫以及特定藥物,例如:抗結核藥物(isoniazide), 螯合劑及免疫藥物(penicillamine), 及抗真菌感染藥物(griseofulvin)等。
治療部分可以使用外用類固醇、外用免疫調節劑(topical calcineurin inhibitors, TCI)、口服類固醇、或奎寧類藥物控制。
圓盤狀紅斑性狼瘡病患應接受適當治療,並嚴格防曬,才能控制病情。
(作者為恩主公醫院皮膚科暨美容醫學中心主任)
▲圖1:暗紅色及偏白色斑塊合併中央萎縮及落髮現象。(照片提供/王綺嫻)
▲圖2:皮膚鏡檢查發現落髮斑塊上黑點為毛囊性栓子。(照片提供/王綺嫻)
。
。
標題:圓盤狀紅斑性狼瘡 好發於臉部及頭皮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2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