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彭博報導,就在美國宣稱達成廣泛的貿易休戰協議,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關係解凍不到兩週後,中國對美國大豆的購買似乎已經停滯。
匿名貿易商告訴彭博,繼上月底本季首批訂單之後,中國對美國貨物的進口似乎有所放緩。這些貿易商表示,他們無法掌握新的貨運情況。這次進口暫停加劇了人們的擔憂,作為美國大豆的最大消費國,中國是否會像川普政府聲稱的那樣大量進口美國大豆。
彭博指出,與中國的協議被視為緩解美國農民困境的關鍵,他們深受通貨膨脹和高昂的投入成本影響。在今年大部分時間裡,中國都暫停購買美國大豆,這不僅損害了農產者的利益,也讓中國在與美國的談判中獲得了重要的籌碼。
在達成協議前的幾週,大豆期貨價格上漲,但此後由於市場擔憂中國採購計畫缺乏透明度,價格出現波動。
儘管美國政府表示,中國承諾在今年底前購買1,200萬噸大豆,未來三年內每年購買2,500萬噸。但中國未證實川普團隊提及的具體採購承諾,僅降低對美國大豆的關稅,同時取消了對包括CHS公司在內的三家美國出口商的進口禁令。
路透則引述交易員和分析師說法,中國的大豆仍有大量庫存,加上相關副產品的壓榨利潤率低,限制了北京進一步購買的意願。
北京農業諮詢公司AgRadar Consulting創始人Johnny Xiang表示,中國國有企業可能正在等待利潤回升後,再進行大規模採購。即使關稅減免,利潤仍然是負的,巴西大豆的價格更低。
中國大豆加工業者從今年年中起就面臨虧損,在山東省日照市的大豆加工中心,每噸虧損約190元人民幣,交易商預計這種負利潤狀況至少會持續到明年三月。
根據中國卓創資訊(Sublime China Information)的數據,截至11月7日,中國港口的大豆庫存達到創紀錄的1,030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360萬噸;而加工業者持有的大豆庫存達到750萬噸,為201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據Mysteel數據顯示,用於動物飼料的豆粕實體價格,從4月份的高點下跌超過20%,目前在主要沿海地區約為每噸3,000元人民幣(約421美元)。
一家經營油籽加工業務的國際貿易公司的人員表示,「中國增加大豆進口的空間不大。大豆庫存龐大,而飼料的需求非常疲弱。」
- 川普
- 習近平
- 美國
- 大豆
- 美中貿易
- 中國
標題:習近平又騙了川普?外媒披露:中國並未持續進口美國大豆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3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