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喝豆漿恐得乳癌?研究有正解 醫:「3喫法」顧好心血管

最新研究顯示,天然的大豆食品像是豆漿,不但不會增加乳癌風險,反而有助於降低乳癌復發率與死亡率;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很多女性常聽說,喫太多大豆會導致乳癌?坊間也謠傳「豆漿會讓男性的睪固酮下降?」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指出,最新研究顯示,天然的大豆食品,不但不會增加乳癌風險,反而有助於降低乳癌復發率與死亡率。同時,更與男性荷爾蒙無顯著關聯,甚至可保護心血管健康。他建議每天穩穩地喫無糖豆漿、毛豆、豆腐等。

張家銘在臉書專頁「」發文分享,傳統觀念認為「動物性蛋白質比較完整」,然而,科學指出,大豆蛋白的消化率與完整胺基酸組成,根據蛋白質消化率校正胺基酸評分,分數接近1.0,與雞蛋並列。而且熱量更低、脂肪更清爽,對很多想增肌、維持體態又怕膽固醇的朋友,是個好消息。也就是說,大豆這份植物蛋白,不輸動物蛋白。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家銘表示,穩定地喫進天然大豆製品,例如豆腐、無糖豆漿、毛豆等,許多女性會在幾週內有一些細微但明顯的感受,包括:晚上睡得比較深,早上醒來不再浮浮沉沉;體溫變得穩定,不再忽冷忽熱;心情不再一觸即發,而是比較沉得住氣;胸部的悶脹感、消化不良、便祕狀況也會改善。

他分析原因在於,大豆異黃酮在體內發揮了類似「選擇性荷爾蒙調節」的作用,讓整個內分泌系統進入一種比較穩定、低發炎、低壓力的狀態。

張家銘解釋,許多人誤以為,大豆異黃酮等於植物性雌激素,喫多了會像女性荷爾蒙一樣刺激乳房細胞病變、甚至增加乳癌風險。但事實恰好相反,大豆其實扮演的是「智慧型調節者」的角色,而不是「催化劑」。這樣的作用模式,與乳癌治療中常見的選擇性雌激素調節劑,如泰莫西芬類似,甚至有研究指出大豆異黃酮可與這類藥物協同發揮保護力。

安心喫的原則

如果民眾想在平常攝取天然的大豆食品,張家銘提供以下3項做法:

●優先選擇天然的原型大豆:無糖豆漿、毛豆、豆腐、味噌、納豆或天貝

●每天攝取1–2份,建立穩定訊號

●重點在於「每天穩穩地喫」,而不是突然暴量補充

他補充說,盡量避免過度加工的大豆分離物,如仿肉或只萃取蛋白粉的產品,因為這類產品缺乏天然複合活性成分,也不一定有益菌能好好代謝。此外,多項大型臨牀研究已證實,大豆攝取與男性荷爾蒙無顯著關聯,反而有助於降低體脂、保護心血管健康。




標題:喝豆漿恐得乳癌?研究有正解 醫:「3喫法」顧好心血管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2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