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羅伯派汀森飾演的米奇是個社會底層,跟好友因為合開馬卡龍倒閉欠債,為了逃離地球加入外星殖民計畫。但因為無三小路用,沒有一技之長的他只好簽下成為「可拋式消耗工人」(expendable),用可預見的死亡換取重生機會。
這種設定本身就是對階級壓迫的隱喻,奉俊昊刻意讓米奇從小說中的7次死亡增加到17次,強化其「可替換性」與「無價值感」,這正是資本主義對勞動者的剝削寫照。即便奉俊昊戲稱從7到17多了10次可以設計荒謬死法,但17確實是個有趣的數字。
就生命靈數拆解數字來看,17次死亡可視為從1(自我)到7(覺醒),17號更可看為塔羅牌中的第17號星星牌,象徵希望。如同故事中直到米奇第17號陰錯陽差才徹底覺醒,對照充滿憤怒又暴力的18號來說,雖然奉俊昊不一定要針對17號賦予這麼多解讀空間,但對西方創作來說,7自然也不只是一個數字而已。

特別是人類前往殖民的冰凍星球叫做「尼弗海姆」(Niflheim),Niflheim 源自古諾爾斯語「霧之世界」,北歐神話中的冰凍冥地。傲慢政治人物對該星球原生種直接當成怪物,殊不知這些原生物種具備高度智商與和平態度。
就更凸顯這場外星殖民重複了帝國掠奪歷史,馬克盧法洛飾演這個行為舉止略顯粗暴低能的政治人物,明眼人都覺得他在諷刺川普。奉俊昊在好萊塢拍攝的這幾部片中,都還蠻熱愛讓反派流於浮誇表演。功能性十足,也更具備荒謬突兀感。
奉俊昊在此片中將荒謬的複製人生與死亡回收記憶,循環轉化為笑料,同時暗藏對人性與社會的尖銳諷刺。米奇確實有多段亂死一通,讓觀眾麻痺,也弱化我們對米奇「捨身取義」的同理心。
派汀森誇張表演,將死亡變成一種搞笑的「日常」。展現無奈的「社畜」,令人發噱。「死的感覺」到底是什麼?人們畏懼死亡,追求永生。事實上米奇反覆死亡也是另類永生,他的生存即死亡,唯有死亡才能生存。

關於你的死亡那件大事,在那些人眼裡不過都是小事。
《米奇17》詼諧聰穎又粗暴把黑色幽默拍出奉式幽默,只是對於熟稔奉俊昊韓國那些優秀作品來說,《米》片應還可以多些餘韻細細品味。
●作者:膝關節/影評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關鍵字
- 奉俊昊
- 寄生上流
- 米奇17
- 羅伯派汀森
- 好萊塢
標題:名家論壇》膝關節/每天上班都會死,這種上班族你敢當嗎?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95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