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首先,「台積電的技術領先優勢」仍無法輕易被取代。杜懋之指出,台積電預計在2026年推出A16製程技術,突破2奈米門檻,並大舉投資先進封裝技術CoWoS。同時,台積電在GAA(Gate-All-Around)架構的專利數量遠超競爭對手,包括三星、ASML和中芯國際,使其持續維持市場領導地位。此外,台灣將在2025年於新竹、台南和高雄大規模生產2奈米製程,進一步鞏固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核心地位。
其次,台灣的戰略布局時間點顯示出台積電與台美關係的戰略協調。杜懋之分析提到,台積電的美國擴張計畫,雖然是美方推動半導體產業本土化的重要一步,但整體產能的移轉並不會立即影響台灣。即便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順利投產,預計到2030年,美國的先進製程產能僅佔台積電總產能的20%。因此,台灣仍是台積電的工業核心。
第三,美國對台積電的依賴程度仍然極高。Nvidia、Apple、AMD等美國科技巨頭仍需仰賴台積電的先進製程,即便美方考慮對台灣半導體產品徵收關稅,這些企業仍無法找到足以替代台積電的供應商。美國即便在本土設立R&D研發中心,也難以快速縮短與台積電的技術差距。儘管美方可能希望透過人才與技術轉移來強化自身競爭力,但台積電仍然掌握專利與製造核心技術,使美國在短期內無法完全取代台灣的半導體供應鏈。
然而,此次台積電大規模投資美國,仍讓部分台灣業界人士感到憂心。有人擔心,美方可能透過產業政策與貿易規範,進一步影響台積電的決策,甚至壓縮台灣的技術發展空間。但也有分析認為,這種投資計畫能夠強化台積電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確保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長期競爭優勢。
綜合來看,杜懋之認為,台積電與台灣在這場博弈中仍握有主導權。雖然美國持續推動半導體產業鏈回流,但台積電的技術領先優勢、台灣仍是核心生產基地,以及美國企業對台積電的高度依賴,使台灣仍然掌握關鍵籌碼。未來台美之間的合作與競爭,將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
關鍵字
- 川普
- 魏哲家
- 台積電
- 美國投資
- 2奈米製程
標題:台積電赴美投資川普更有籌碼?法智庫:台灣仍握有3張強力手牌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95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