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表示,香蕉、堅果、雞蛋等補充色胺酸食物,讓大腦製造快樂因子血清素。(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有時不是我們不努力,而是「身體」沒有準備好去感受快樂,營養學者洪泰雄在分享,快樂不單靠心理建設,而是需要從身體營養開始,補充色胺酸食物、均衡三餐、拒絕加工糖炸、補足維生素B群、每天喝足水,從每一口喫進去的食物開始練習愛自己。
●補充色胺酸食物,讓大腦製造快樂因子血清素:像是香蕉、堅果、雞蛋、乳製品、豆腐、南瓜子,這些都能幫助情緒穩定。
請繼續往下閱讀...
●均衡三餐,穩定血糖才不會情緒暴走:血糖忽高忽低會讓人易怒焦慮。試著每餐蛋白質先行、喫到8分飽,讓大腦更安定。
●拒絕加工糖炸,降低體內發炎:研究發現慢性發炎會讓人比較容易憂鬱。多喫原型食物,遠離油炸、過甜,才喫得安心也快樂。
●補足維生素B群,腦神經才有能量:疲倦、焦躁、無力感,常跟B群缺乏有關。深綠色蔬菜、全穀雜糧、酵母、豆類都是好來源。
●每天喝足水,幫助代謝情緒毒素:水不只是解渴,還能幫助代謝壓力產物。別小看這一點,水喝夠了,連思緒都會更清明。
。
。
標題:生活鬱卒? 營養學者教你5招「喫出快樂」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2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