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指出,冰品、冰棒、冰塊及相關配料若保存不當,很容易造成微生物孳生;示意圖。(資料照)
黃宜靜/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炎炎夏日,正是呷冰時節!(下稱食藥署)指出,事實上,冰品、冰棒、冰塊及相關配料若保存不當,易造成微生物孳生,食用後可能引起腹瀉、嘔吐等情況。尤其當冷凍或冷藏保存控管不當、儲存時間過長、容器及環境衛生不佳或是水質受污染、製作人員衛生習慣不良、製作器具不整潔等,都可能造成飲食危機,因此教提供4原則安心喫。
選購前 留意現場環境與操作人員
為了讓民眾食在安心,近年來,衛生機關積極查核冰品相關販賣業者的作業衛生,例如:現場製作人員衛生措施、製造場所的環境衛生及冰品保存方式等。食藥署提醒,冰品相關販賣業者也應落實自主管理,例如:多留意冷凍冰箱溫度需維持在標準範圍內(-18℃以下);作業區環境、設備及器具需保持清潔;食材放置時需離地,倉儲作業應遵行先進先出原則。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與食品直接接觸的從業人員,工作時應穿戴整潔之工作衣帽及戴口罩;手部應經常保持清潔,工作前或手部受污染時,依正確步驟洗手,也不得留指甲、塗指甲油與配戴飾品。
食藥署提醒,選購冰品前,注意現場工作人員與環境,確認製備過程、作業環境、器具及盛裝容器是否保持清潔;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食藥署叮嚀,民眾購買冰品時,應注意下列4點原則,才能讓您安心呷冰過一夏!
1. 先至食品藥物業者登錄平台查詢,確認店家有沒有完成食品業者登錄。
2. 注意現場工作人員與環境,確認製備過程、作業環境、器具及盛裝容器是否保持清潔。
3. 民眾購買包裝冰品(例如冰棒、霜淇淋)時,應檢查包裝及標示內容是否完整。
4. 選購後的冰品要儘速食用完畢或放入冰箱保存,才可以防止細菌孳生。
轉載自衛福部食藥署
。
。
標題:呷冰涼爽一「夏」! 食藥署教4原則安心喫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2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