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表示,食用高油等食物紓壓,易引起血糖急速變化,尤其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醯胺」會使氧化壓力升高,增加焦慮、憂鬱症風險;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壓力」是現代文明病之一,可能導致心理失衡,也會引發生理變化失調。好食課營養師葉若懿說,有些人會大量食用高油、高鈉、高糖食物紓壓,雖能短暫放鬆,也會引起血糖變化急速,進而導致煩躁、疲勞和情緒低落。尤其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醯胺」會使體內氧化壓力升高,造成神經發炎、腦脂肪代謝紊亂,增加焦慮和憂鬱症風險。
葉若懿於臉書粉專「」發文表示,長期處於高壓力狀態可能損害神經、內分泌、消化、呼吸、心臟血管、免疫和生殖系統,這種生理變化可能會表現為各種症狀,甚至導致疾病發生。此外,長期處於高壓環境更可能引發心理疾病,如憂鬱症、焦慮症等,因此也是需要重視的健康議題。
請繼續往下閱讀...
NG食品導致體內增壓又發炎
葉若懿指出,日常生活中的危險食品,恐會導致壓力上升;例如:糖分高的食物和飲料會刺激大腦釋放幸福感的化學物質,讓人感到快樂,但同時也會引起血糖急速上升、下降,進而導致煩躁、疲勞和情緒低落。尤其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醯胺(Acrylamide)會使體內氧化壓力升高,導致神經發炎,腦脂肪代謝紊亂,增加焦慮和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此外,過度飲酒也會降低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濃度,影響情緒調節。
減輕壓力有撇步:飲食4祕訣
葉若懿說,除進行休閒活動能釋放壓力,調整飲食習慣也可減輕壓力來源。許多研究均指出,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可有效減輕壓力,並分享以下飲食紓壓4祕訣:
●祕訣1:多攝取助血清素合成原料
血清素是人體幸褔、快樂情緒的穩定劑,血清素是由腦部合成,其原料為「必需胺基酸」色胺酸。葉若懿營養師指出,據美國與日本研究發現,攝取色胺酸與憂鬱症發生率呈現負相關。建議飲食中增加攝取富含色胺酸的食物,例如:雞蛋、牛奶、起司、香蕉、鳳梨、黃豆、堅果種子等,有助製造血清素。
營養師說,血清素是人體快樂情緒的穩定劑,其原料為「必需胺基酸」色胺酸,飲食可多喫雞蛋、牛奶、起司等,有助增加攝取量;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祕訣2:喫足膳食纖維,讓腸道菌和大腦溝通
膳食纖維是腸道細菌所需營養,有助調節消化道的腸道菌生態系統。許多研究指出,維持腸道菌的健康狀態,對大腦情緒功能有重要影響。因此,建議每日喫足25-35克膳食纖維,有助於調節壓力情緒。
●祕訣3:補充抗氧化食物、對抗腦部發炎
壓力可能會造成體內氧化壓力升高、腦神經損傷及慢性發炎等,所以應多攝取具抗氧化保護機制及抗發炎的食物;推薦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例如:芭樂、番茄、花椰菜、奇異果、堅果種子、全穀雜糧及無糖茶飲等。
●祕訣4: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食物
由於壓力可能引發慢性發炎、神經傳導系統失調,研究也證實,Omega-3脂肪酸可對抗腦部發炎、降低壓力荷爾蒙,多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例如:亞麻仁籽、奇亞籽、核桃、鮪魚、鮭魚及秋刀魚等,有助減緩壓力。
葉若懿強調,除飲食調整,也建議改變生活作息、增加運動量,對於減緩壓力有一定程度助益。但若壓力持續存在,建議尋求醫生或營養師的專業建議,以制定最佳處理方案。
。
。
標題:喫油炸食物好紓壓? 「1物」恐致焦慮、憂鬱風險飆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3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