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川普與歐盟的談判可能不如他所想的順利
根據財經外媒《CNBC》報導,貿易和物流專家認為,川普對蘋果和歐盟的關稅威脅,反映出令人擔憂的問題,即談判進程並沒有按照川普想要的方式進行。艾金律師事務所(Akin)的高級法律顧問泰特爾鮑姆(Josh Teitelbaum)表示,川普認為歐盟不像其他國家那樣積極,但歐盟也有充分的理由不願意參與談判,所以他們陷入了僵局,川普的沮喪反映了這種潛在動態,即並非所有國家或地區,都會屈服於他的要求。
專門從事歐洲至美國貿易的遠洋運輸公司-大西洋貨櫃航運公司(Atlantic Container Line)執行長阿波特(Andy Abbott)也直言,與亞洲主要為美國提供消費品不同,歐洲主要是為美國製造商提供工業產品、以利後續生產,是美國製造業的核心。換句話說,向歐洲進口產品徵收高額關稅只會適得其反,導致美國的生產成本更高,也會與川普政府實現工業回流的總體經濟目標背道而馳。
阿波特還說,美國出口商也會因貿易量減少而遭受損失,尤其運往歐洲的貨櫃運費,僅需美國進口貨櫃運費的1/3,因此歐洲進口量的減少,將提高美國的出口運費,從而增加美國產品的海外成本。
對蘋果而言,直接承擔關稅成本,可能會比將生產線移到美國更實際
分析也指出,從盈利來看,蘋果承擔在美國銷售iPhone的25%關稅,衝擊將比把iPhone組裝線遷回美國要「好得多」。
瑞銀分析師沃格特(David Vogt)表示, 25%的關稅雖令人震驚,但只會對蘋果的盈利造成「溫和的阻力」,專家們長期以來都認為,美國製造的iPhone幾乎不可能實現,即便實現,價格也會過於昂貴,因為勞動成本肯定會上升。
不只是人力成本的問題,還有後勤設施。供應鏈和工廠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建成,就連蘋果進口到美國組裝的零件也可能被徵收關稅。以印度為例,蘋果2017年就開始嘗試在當地生產iPhone,但一直要到最近這幾年,該地區才有能力生產蘋果的最新設備。
證券公司Wedbush的分析師艾夫斯(Dan Ives)在週五的一份報告中,直白的寫下:「我們認為讓蘋果在美國生產iPhone的想法,是一個不可行的童話故事。」
- 川普
- 關稅
- 歐盟
- 蘋果
- iPhone
- 現實面
標題:川普再嗆要祭關稅!分析師曝為何打壓「蘋果、歐盟」可能行不通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4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