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提醒民眾,雨後應儘速檢查住家內外及周圍環境,並落實「巡」、「倒」、「清」、「刷」的措施,清除積水容器等可能孳生病媒蚊的地方。(圖取自環境部臉書專頁)
〔記者黃宜靜/台北報導〕丹娜絲颱風為台灣帶來強風、豪雨,今(7日)雖已消散,但各地仍有降雨,導致部分地區積水或淹水,且近期有部分縣市傳出登革熱疫情。環境部環境管理署提醒,風災後1週是防治登革熱的關鍵時期,提醒民眾在雨後應儘速檢查住家內外及周圍環境,主動檢查居家周遭積水處,務必落實「巡」、「倒」、「清」、「刷」的措施,清除積水容器等可能孳生病媒蚊的地方,降低傳染病感染風險。
環境管理署說明,登革熱是由蚊子叮咬傳播病毒,颱風過後的間歇降雨易使住家環境出現積水容器,為病媒蚊提供孳⽣機會。若病媒蚊在積水中產卵,約1週後就能羽化為登革熱病毒傳播媒介,至2週左右恐使病媒蚊密度上升。
請繼續往下閱讀...
環境管理署提醒民眾,大雨後應檢查居家戶內外環境,並徹底執行「巡」、「倒」、「清」、「刷」的措施,包括:「巡檢」家中及周圍的花瓶、水盤、樹洞、天溝、廢水桶、寶特瓶、鍋碗、水盆、盆栽底盤及廢輪胎等易積水物品與積水處,並將積水「倒掉」或弄乾,不需要的物品應分類「清除」,留下的物品要徹底「刷洗」,去除斑蚊蟲卵,並妥善收納或倒置,避免再次積水。
環境管理署呼籲,在清除垃圾時,將易腐敗、發臭物品與大型廢棄物分開清理,若有較大型的廢棄家具、浴缸等廢棄容器,可聯絡當地清潔隊清運。使用中的儲水容器則務必定期刷洗,並加蓋或加掛細網,預防病媒蚊孳生。
環境管理署表示,風災後清理家園、加強環境清潔消毒的同時,須做好手腳安全防護,以避免受傷,更要特別注意飲用水及食物衛生,飲用水須徹底煮沸或飲用包裝水。
。
。
標題:丹娜絲颱風過後 環境部:做好巡倒清刷 預防登革熱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9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