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夏季總是面紅紅 竟是蠕形蟎蟲作祟

▲醫師透過顯微鏡檢查蠕形蟎蟲。(照片提供/黃奕維)。

文/黃奕維

38歲花花(化名)每到夏季,耳朵和臉部總是泛紅發燙,雖然在戶外有撐傘,但臉上仍不時冒出惱人的丘疹和膿皰,讓她痛苦不已,不敢出門。起初她以為是單純過敏,經醫師檢測才發現,臉上竟爬滿蠕形蟎蟲,透過藥物治療,學習正確清潔方式,選擇成分單純保濕產品,花花臉部症狀大幅改善,出門不再遮遮掩掩。

避免過度清潔、去角質

蠕形蟎蟲是一種微小的節肢動物,肉眼幾乎看不見,需要透過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其實,幾乎所有成年人臉上都有蠕形蟎蟲,它是一種與人類皮膚共存的共生菌,平常以皮膚的油脂和表皮細胞為食,主要寄生在毛囊和皮脂腺內,尤其喜歡臉部的T字部位、臉頰、睫毛、耳朵等皮脂分泌旺盛的區域。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造成蠕形蟎蟲大量繁殖的原因包括免疫力下降、皮脂分泌旺盛、皮膚屏障受損、體質因素等。如同前述花花,因為皮膚偏油性,炎炎夏日之下,皮膚提供蟎蟲更豐富的食物來源,有利於繁殖。此外,花花經常過度清潔皮膚,像是頻繁使用去角質產品,導致皮膚屏障遭破壞,讓蟎蟲更容易入侵。

當蠕形蟎蟲數量失控時,牠們的排泄物、屍體和外骨骼等殘留物會引起皮膚的發炎反應,進而造成臉部泛紅與灼熱感、丘疹與膿皰、毛孔粗大、皮膚粗糙脫屑、臉部有搔癢感等,往往導致患者自信心受挫、害怕與人眼神接觸,進而迴避社交場合。

蠕形蟎蟲增生症時常與酒糟肌症狀重疊,且容易與青春痘、毛孔粗大等皮膚問題混淆。當皮膚症狀反覆發作,或治療效果不佳時,醫師會透過顯微鏡檢測,確認蠕形蟎蟲數量是否超標。症狀輕者會透過外用藥膏治療,較嚴重的患者會搭配口服藥物,針對血管擴張造成的持續泛紅,可透過雷射治療收縮擴張的血管。

▲顯微鏡下的蠕形蟎蟲。(照片提供/黃奕維)。

選用成分單純保濕產品

若要有效對抗「蟲蟲危機」,平時應避免過度清潔、去角質,並選用成分單純、無刺激性的保濕產品。同時要加強防曬、避免高溫、辛辣食物等誘發因子,並保持規律作息,就有助於穩定膚況。

(作者為黃輝鵬皮膚科診所副院長兼醫師)




標題:夏季總是面紅紅 竟是蠕形蟎蟲作祟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9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