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抹茶vs綠茶 製作方式、營養差異、適合族群一次看

學者分享,想喝纖維、抗氧化,抹茶濃度更高,是較佳的選擇;想溫和養胃、長期飲用,綠茶是更安心的品項;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綠茶、抹茶,誰更營養?營養學者洪泰雄分享,2者在原料來源、採收、飲用方式、外觀等製程上有所差異;在營養成分上也有區別,兒茶素、葉綠素、膳食纖維、維生素與咖啡因含量皆不同。另,想喝纖維、抗氧化,抹茶濃度更高,是較佳的選擇;想溫和養胃、長期飲用,綠茶是更安心的品項。

洪泰雄於發文說明,抹茶與綠茶雖然都來自同一種茶樹(Camellia sinensis),但綠茶屬溫和的茶湯,抹茶是濃縮的茶葉精華,它們在製作方式、口感風味與營養成分上有著顯著差異:

請繼續往下閱讀...

製程、飲用方式4差異

●原料來源:抹茶來自遮蔭栽種的茶葉(如碾茶),光照減少可提升葉綠素與茶胺酸含量;綠茶則是透過一般日曬或半遮蔭栽種,葉綠素較低,味道偏澀。

●採收與製程差異:抹茶只採嫩芽,經蒸菁、烘乾、去梗,再以石磨細緻研磨成粉;綠茶採嫩葉或成熟葉,經蒸菁後再揉捻、乾燥。

●飲用方式:抹茶整片茶葉磨成粉,連同茶葉纖維直接飲用;綠茶沖泡後僅飲茶湯,茶葉渣不食用。

●外觀與色澤:抹茶鮮綠色、細緻如粉,色澤濃鬱明亮;綠茶茶湯淡綠或黃綠,葉片視製程而定。

學者表示,綠茶的茶湯多呈淡綠或黃綠色;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5營養成分差異

洪泰雄指出,由於抹茶飲用的是整葉,而綠茶只是茶湯,因此在營養吸收上差異明顯:

●兒茶素(Catechins):抹茶含量高,但需注意保存,因磨成粉後易氧化變質;綠茶沖泡溫度與時間得當,也能保留適量兒茶素,較穩定。

●葉綠素(Chlorophyll):抹茶含量高,來自整葉,顏色鮮綠;綠茶沖泡後含量有限,較難攝取。

●膳食纖維:抹茶富含膳食纖維,有助排便、促進腸道蠕動;綠茶因不食茶渣,纖維含量極低。

●維生素A、C、E:抹茶含脂溶性與水溶性維生素,完整保留於茶粉中;綠茶中的水溶性維生素部分可釋出,但易受高溫破壞。

●咖啡因:抹茶含量較高,提神效果較強,需控制攝取量;綠茶沖泡濃度可控,咖啡因較低、刺激性較小。

適合族群大不同 愛高纖選抹茶

至於抹茶及綠茶分別適合哪些人飲用,洪泰雄表示,抹茶適合想補充更多膳食纖維抗氧化物的人,可作為健康飲品或甜點添加物,如:抹茶拿鐵、抹茶蛋糕等,但要注意份量,避免攝取過多咖啡因。

而綠茶適合日常保健飯後飲用(不建議空腹)、想穩定控制咖啡因攝取喜歡清爽口感的人飲用,可選冷泡或低溫沖泡。

他說,2者皆含豐富的抗氧化成分,有助延緩老化與預防慢性病,適量飲用對身體有益。不過要注意的是,抹茶粉開封後需冷藏保存,避免因氧化而失去營養。

學者提醒,抹茶粉開封後需冷藏保存,避免因氧化而失去營養;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標題:抹茶vs綠茶 製作方式、營養差異、適合族群一次看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9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