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雨天路滑易撲街 瘀青傷別又揉又敷

雨天路滑,跌倒的人可不限於長輩,高危險群外出不可不慎;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半個台灣下雨下到發紫,中南部「濕」到不行,雨天路滑,跌倒的人可不限於長輩,日前嘉義市長黃敏惠陪同行政院長卓榮泰勘災時,一個踉蹌、後仰重摔,幸無大礙。根據屏東縣南門醫院衛教資訊上提醒摔倒瘀青的人,別搓揉、按壓或者是熱敷,這可能會造成患部發炎,腫脹更嚴重。

氣象署已啟動「較大規模或較劇烈豪雨作業」的標準,且預測降雨仍將持續。全台恐怕要多濕幾天,最怕是走在濕滑的路上,容易滑、絆倒。根據南門醫院衛教資訊指出,跌倒、大力撞擊時,若皮膚表面沒有破皮、傷口,皮下血管也可能會因為撞擊而出現血管破裂、出血的狀況,以致皮膚出現青一塊、紫一塊的瘀血現象。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即便不做任何處置 7天內會自然消退

剛受到撞擊的初期建議可採冰敷,幫助傷處組織收縮,也有助於血液凝結、避免瘀血範圍擴大;待患處的紅腫熱痛症狀消退後,即可改採熱敷,加速患部的血液代謝,也有助讓瘀血消散。輕微撞擊瘀青後,即便不做任何處置大約7天內瘀血都會自然消退;若患處逾一週仍未見改善,或仍有嚴重疼痛感時,則建議積極就診以瞭解是否傷及骨骼或深層組織。

另外,根據衛生福利部在2023年的死因統計,跌倒是65歲以上國人事故傷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南門醫院衛教資訊也提醒高危險群,不僅僅在雨天路滑時出門,平日也要格外小心、謹慎!

以下是高危險族群:
●近三個月內曾有跌倒。
●65 歲以上。
●步態不穩或下肢軟弱無力(夜間需下牀上廁所)。
●頭暈者。
●姿勢性低血壓或貧血。
●意識障礙(如:意識混亂、癡呆、躁動不安)。
●血糖低者。
●活動或視力障礙:行動不便或活動時需使用輪椅、拐杖、助行器、或手杖等輔助器。
●服用特殊藥物(如:鎮靜、安眠、降血壓、降血糖或利尿劑任一項藥物)。




標題:雨天路滑易撲街 瘀青傷別又揉又敷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9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