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財經

颱風吹飛光電惹議 再生能源業者發聲:光電板保護大量屋頂

丹娜絲7月6日從嘉義登陸後,南台灣多地傳出太陽光電設施受損,引發社會關注。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TRENA)及共同連署團體今(10)日發布聲明,表示光電系統實際上保護了大量的屋頂,免遭風災破壞,應檢討個別案場的受損原因,讓複合型太陽光電系統的發展更為強韌及廣泛,而非詆毀甚至否定整體再生能源政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與發布聲明包括TRENA、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台灣綠電應用協會、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環境公正義暨能源轉型協會、台灣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以及台灣地熱資源發展協會。

TRENA表示,再生能源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光電不僅是用來達成「淨零碳排」的國家政策工具,它更是每天在我們學校屋頂、魚塭、滯洪池、閒置農地上,為我們提供在地綠電的基礎設施。它和路燈、電線桿一樣,當出現災損時應被檢討、補強,但不該被敵視、譏諷,更不該被當成政策失敗的象徵。


而這次風災當中,許多漁電共生案場因為有溫室保護與遮蔽設計,讓魚塭免於海水倒灌、魚群流失的災害;農電共生案場則因棚架結構減少了農作物的損毀;老舊畜舍或廠房因設置太陽光電系統而翻新屋頂,大量減少受災情形。

TRENA表示,魚蝦對水質的改變非常敏感,短時間的強降雨,會造成水質、鹽度瞬間改變,就算魚塭沒有溢堤,水質鹽度改變也會造成魚蝦大量死亡,損失難以估計,「漁電共生溫室維持住水質,保護了魚蝦,保住了漁民的心血」,這些案例顯示:太陽光電設施實際上也是災防系統的一部分,提供農漁業更高的韌性與保險機制。

第三,雖然部分早年設置、屋頂老舊結構的案場確實出現零星光電板吹落等現象,然而,隨著氣候環境條件越來越嚴苛,光電新建案場首重結構安全設計,不斷強化防颱、防震等防災設計,根據多方回報,多數新建案場在此次颱風中維持完整、持續穩定發電,證明技術規範與耐風設計已不斷進化。

他們呼籲政府與社會,正視太陽光電及其他再生能源設施的減災效果,呼籲媒體報導時要「平衡、客觀、查證」;啟動「再生能源防災強化行動計畫」災區重建應將太陽光電及儲能設備納入考量,並檢討設計規範調整之必要性,並落實設計與事前檢查制度化 ,以及支持在地綠電從業人員的災後修復,保障基礎設施安全與信心。

TRENA總結,當極端氣候將越來越頻繁,能源設施也將面對更多挑戰。我們需要的不只是面對風災的反省,更是社會集體對未來的選擇與支持,「讓我們一起停止惡意中傷,攜手修復與前行。 正視太陽光電的減災功能,台灣能源轉型不該在風雨中倒退。」

  • 丹娜絲
  • 太陽光電
  • 光電
  • 再生能源
  • 漁電共生


標題:颱風吹飛光電惹議 再生能源業者發聲:光電板保護大量屋頂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9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