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財經

全村希望幻滅!菲律賓對美關稅飆至20% 科技大廠南向布局陷挑戰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全面上路,東南亞多國稅率動輒二成起跳,甚至突破四成,令原本寄望南向避開美中貿易戰風險的台商苦不堪言。如今眼看唯一尚未被徵收高額關稅的菲律賓,也在最新一波名單中被調高稅率,讓科技業者擔憂「最後的避風港」恐怕也要失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政府日前公布新一波對等關稅政策,對東南亞多數國家課徵高額進口稅,其中越南一開始被課以46%重稅,後來成功協商降為20%;馬來西亞與哈薩克、日韓則是25%;南非為30%;寮國與緬甸更高達40%,是目前最高的關稅門檻。在此情勢下,原本仍未正式被課稅的菲律賓一度被視為「全村的希望」,但這道曙光隨即黯淡,白宮宣布,將菲律賓的關稅從原先公布的17%調升至20%,等同與越南看齊。

這項變化對台灣科技業者來說無疑是一記重擊。原本看好菲律賓與美國長期軍事與經貿合作關係,可能享有相對寬鬆的貿易條件,因此不少大廠如金寶、緯創、日月光、亞光與中磊等紛紛將菲國納入布局重點,盼能避開川普政府關稅鋒芒,降低對美輸出成本。金寶目前已在菲律賓設有兩座廠區,主要生產計算機與智慧家電,佔其總產能20%至25%。總經理陳威昌表示,已有不少既有與潛在客戶提出擴產需求,公司也正在積極評估產能擴充的可能性。

緯創方面,早於2018年因應美中貿易戰與客戶要求,重啟位於蘇比克灣的廠區,主攻PC產品生產。日月光投控則於2024年併購德國英飛凌在菲律賓與韓國的兩座封測廠,強化其車用與工業自動化電源晶片模組的封測能力與導線架封裝技術。亞光則是東南亞布局的先行者之一,分別在中國、緬甸與菲律賓設有生產據點。而中磊在菲國的產能則佔比更高,第一期產能即佔總產能四成,二期投產後更上看八成,主要供應美國客戶的網通需求。

這波稅率調整已讓企業原本的規劃蒙上陰影,對此,菲律賓駐美大使羅穆爾茲(Jose Manuel Romualdez)透過手機簡訊表示,「我們還會繼續協商」,並指出菲律賓政府正安排官員前往美國,期望能在8月1日之前的談判期限前取得更佳條件。與此同時,越南早已搶先一步與美方完成協商,成功將原本高達46%的稅率壓低為20%,顯見各國都在加緊與美談判,盼能在這場關稅海嘯中自保。

菲律賓在今年5月展開與美國的初步協商時,原本希望透過擴大採購美國商品換取減稅。當時貿易部長羅奎(Cristina Roque)曾表示,菲國計劃增加自美進口黃豆與冷凍肉品,同時也盼擴大椰子、芒果與半導體等高值產品的出口,以此取得美方讓步。雖然菲方至今仍未放棄談判,但從目前情勢來看,關稅政策已從初期希望轉為高度不確定。

業界人士指出,若東南亞生產基地間的稅率差距超過5個百分點,將直接影響跨國客戶的供應鏈選擇。客戶不僅可能要求將產線遷往關稅較低地區,更可能要求廠商分攤關稅成本,導致企業毛利受損、營運壓力加劇。雖然菲律賓目前的20%關稅仍低於緬甸與寮國的40%,但一旦政策持續朝不利方向發展,企業將不得不重新評估其在菲國的投資策略。

在川普政府主導的這場「對等關稅」風暴中,東南亞各國無一倖免。原本避開中美對抗而大舉南向的台商,如今也被迫面對新一輪供應鏈重組的風險與挑戰。菲律賓是否仍能扮演穩定出口美國的跳板,關鍵恐怕不僅在於其與美國的政治關係,更在於能否在這場高壓談判中爭取到真正的經貿空間。未來一個月內的協商走向,將是台商南向命運的重大轉捩點。

  • 美國
  • 東南亞
  • 台商
  • 菲律賓
  • 供應鏈


標題:全村希望幻滅!菲律賓對美關稅飆至20% 科技大廠南向布局陷挑戰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9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