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財經外媒《CNBC》報導,巴克萊銀行(Barclays)在週三的一份報告中寫到,200%的關稅將推高生產成本、壓縮利潤空間,甚至讓供應鏈中斷,從而導致藥品短缺、美國消費者要承受的價格上漲。
瑞銀分析師指出,如果藥品在美國境外生產,利潤將受到「顯著的負面影響」。與此同時,投資公司「RockCreek Group」的創始人兼執行長貝許羅斯(Afsaneh Beschloss)也坦言,100% 的關稅就將對患者造成可怕打擊,難以想像200%會是如何:「這對每個人來說都可能是災難性的,因為我們需要這些藥品,而這些公司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在美國生產它們。」
美國藥品研究與製造商協會(PhRMA)的一項研究估計,僅僅對進口藥品徵收25%的關稅,就將導致美國藥品價格每年上漲近510億美元,換算成百分比,漲幅將高達12.9%。
報導提到,過去考量到藥品的重要性,它們通常會被排除在貿易關稅之外。然而,川普已多次批評該產業存在「不公平的定價行為」,並敦促企業將製造遷回美國。作為回應,包括瑞士的諾華(Novartis)、羅氏(Roche)、法國的賽諾菲(Sanofi),以及總部位於美國的禮來(Eli Lilly)、嬌生(Johnson & Johnson)等跨國製藥公司,都已承諾要在美國進行大筆投資。
不過瑞銀認為,美國政府規定的12至18個月的關稅寬限期,對於企業把製造遷回美國來說顯然不夠,一般需要4至5年的時間,業界目前正等待本月底「232條款措施」調查報告的進一步細節,並盡可能為各種結果做好準備。
羅氏公司的發言人表示,正密切關注局勢並與利益相關者合作,希望不影響患者用藥,創建更公平實惠的醫療保健生態系統,也會繼續試著擴大在美國的生產規模。德國拜耳(Bayer)藥廠也說,正在關注各種關稅公告,會盡力確保供應鏈安全並減少潛在影響。諾華公司則回應稱,將繼續與美國政府和貿易協會等夥伴合作,在美國進行投資的計畫沒有改變。
- 川普
- 對等關稅
- 藥品
- 製藥公司
標題:川普威脅進口藥品將課200%關稅!歐美製藥公司忙尋解方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9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