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熱點

日參議院選舉「外國人」成焦點!在日外籍人士曝:排外情緒上升

日本參議院選舉於20日進行投開票,自民黨、公明黨執政聯盟在參議院失去多數席次,引發各界關注。不過更令人注意的是,此次參議院選舉期間,外國人議題罕見成為各黨討論主軸,高舉「日本人優先」主張的參政黨更成為了此次選舉黑馬。英文《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訪問多名在日外籍人士,聽取他們的看法發現,多數人對於日本排外情緒上升有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導指出,隨著日本的外籍人口在數量與多樣性方面持續上升,在日本參議院選舉期間的一大討論焦點便是「日本該如何因應外籍居民的增加」。雖然外國人在未歸化前沒有投票權,但他們作為居民,為經濟做出貢獻、繳納稅金、在日本養育家庭,而這次的選舉結果可能影響到他們的生活。

自2006年起定居日本的55歲美國人馬克.威廉斯(Mark Williams)表示,如果他有投票權,會希望看到更嚴格的勞動法執行。他表示自己算很幸運,但在其他公司有「上司不走就不能下班」的文化,他認為這種情況應該要改變。此外,日本的生活成本太高,由於分銷過程中有太多中間商,導致不必要地上漲,他認為若能簡化這一點,會帶來實質的改善。

威廉斯還注意到,人們對待外國人的態度出現轉變,尤其是在網路上,不過他在美國老家經歷過的歧視比在日本遇到的還要糟得多。且部分日本人原本就有歧視心態,只是更敢說出口,「不是有這種觀點的人變多,而是願意表達出來的人變多了」。

另一名已在日本居住三年的27歲英國男子亞歷山大.豪威爾-傑克森(Alexander Howell-Jackson)也坦言,日本反外國人的情緒的確在上升,像是參政黨的興起就是例子。不過這也反映了世界其他地方的趨勢。當經濟停滯、物價上漲時,人們就會尋找代罪羔羊,而外國人常常成為那個目標。

豪威爾-傑克森表示,多數日本人從未真正與外國人有過深入交流,這就讓媒體敘事有了很大的空間來塑造他們的觀點。像是現在日本面臨勞動力短缺的情況,卻有「外國人搶走我們的工作」的說法存在。

此外,由於分不清楚誰是觀光客、誰是長期居民,即使豪威爾-傑克森已經在日本住了三年,也常因觀光客的行為而受到批評,「觀光客不懂規矩,我們卻得承擔後果。我們又不會在額頭上寫『外國居民』來證明。」

同樣也在日本居住三年的40歲澳洲人韓德森(Simon Henderson)表示,外國人對日本的福祉有很大貢獻,包括納稅。但外國居民仍被排除在投票之外,甚至在政治討論中也時常缺席。「我們中有很多人在這裡扎根工作、納稅、組建家庭,但沒有投票權,政治上就等同於『隱形』。」

令人失望的是,包括自民黨在內的主要政黨,不但沒有挑戰排外言論,反而加以附和。韓德森認為,日本的政治領袖應該看到多元社會的好處,而不是將外國人描繪成威脅。過去十年來,日本在國際化方面有了明顯進展,但政治體系並未隨之跟上。

已經在日本居住七年的39歲、墨西哥裔的馬西莫.阿羅薩雷納(Maximo Arozarena)認為,在表面上,針對外國人的政治語言聽起來未必很糟,但如果理解其背後的脈絡,就會感覺有些令人擔憂。讓他真正擔心的是,排外是全球趨勢的一部分。

阿羅薩雷納表示,經濟方面的壓力加劇社會普遍的焦慮,包括日圓疲軟、利率、甚至關稅和美國大選的連鎖反應,這些焦慮正在滲入人們的日常對話。如果他可以投票,會支持提倡平等權利、同性婚姻的候選人,同時也支持不僅著眼短期的經濟策略。

他表示,最近幾次選舉中也看到一個好現象,日本人似乎越來越關心政治了。他進一步稱,希望這能帶來正面的改變,而不是淪為空洞口號。

  • 日本參議院選舉
  • 日本人優先
  • 排外情緒
  • 自民黨
  • 政治參與


標題:日參議院選舉「外國人」成焦點!在日外籍人士曝:排外情緒上升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0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