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烤肉應設禁區,烤肉火源應遠離兒童活動區,避免小孩靠近高溫器具;圖為示意圖。(圖取自Pexels)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暑假來臨,不少家庭計畫出遊、烤肉或戲水活動,然而快樂出行之餘,兒童安全也不容忽視。國民健康署近日在發文提醒家長,燒燙傷意外往往在一瞬間發生,尤其是年幼孩童因防備能力低,更容易在不經意間受傷。應遵循5大防燙傷守則:熱鍋熱湯放中間、家電線路要收好、戶外烤肉設禁區、太陽曬過別急用、戲水區也有陷阱。
國健署提出5大防燙傷守則,提醒家長從日常生活細節做起,守護孩子平安過夏:
請繼續往下閱讀...
1. 熱鍋熱湯放中間:用餐時熱食應放置於桌面中央,避免孩子碰撞翻倒造成燙傷。
2. 家電線路要收好:避免電線垂落導致小朋友拉扯、熱水翻倒的危險。
3. 戶外烤肉設禁區:烤肉火源應遠離兒童活動區,避免小孩靠近高溫器具。
4. 太陽曬過別急用:車內金屬器具、水壺等經曝曬後溫度極高,應先以手背試溫。
5. 戲水區也有陷阱:陽光曝曬後的水管可能釋放高溫熱水,戲水前應先檢查水溫。
幼兒洗澡應先放冷水,再放熱水,水溫不超過攝氏40度;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此外,隨著季節交替,家長更應留意冬季室內保暖與電器使用的安全,避免燙傷意外發生。國健署特別強調以下情境也須格外注意:
●廚房禁地:設置防護柵欄,並避免抱著孩童下廚。
●泡澡試溫:幼兒洗澡應先放冷水,再放熱水,水溫不超過攝氏40度。
●燃放鞭炮需監護:應由成年人陪同,並選用合法煙火產品。
●電器產品需認證:選用具有商品檢驗標識之家電,避免使用不當蒸氣裝置。
若不幸發生燒燙傷,國健署也呼籲家長記住「沖、脫、泡、蓋、送」五步驟:
●沖:以冷水沖洗傷口15至30分鐘。
●脫:在水中小心脫去衣物,避免黏著傷口。
●泡:繼續冷水浸泡傷口約30分鐘,幫助降溫。
●蓋:用乾淨紗布覆蓋傷口,預防感染。
●送:儘速送醫治療,避免延誤。
國健署呼籲,全民一同重視兒童燒燙傷防護,提升安全意識,讓孩子在充滿陽光與歡笑的假期中,平安度過每一天。
。
。
標題:暑假趴趴走 看小孩防燙傷口訣上口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1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