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熱點

726大罷免/小笠原:民進黨失勢!不代表年輕人轉向「認同中國」

726大罷免投票落幕,中選會公告結果,24位國民黨立委以及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25項罷免案全數未能通過。對此,政治學者小笠原欣幸表示,投票結果可說是國民黨的全面勝利,但是民進黨失勢不代表年輕人轉向認同中國,只是他們對民進黨高舉「抗中保台」大旗,試圖藉此主導政治、鞏固自身利益的作法感到質疑。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長期觀察台灣選舉的小笠原欣幸在大罷免落幕後接受《產經新聞》專訪,小笠原分析此次投票結果,認為一直到6月初似乎都是罷免方處於有利地位,但賴清德總統的團結十講激怒了反對者,讓先前一直飽受批評的國民黨找到了反擊的支點,以「不能讓賴清德政府為所欲為」當作反罷方的訴求,從投票結果來看,這是一個轉捩點。不過一直到正式開票之前,普遍的觀察都是支持罷免的選民更積極,而那些反對罷免的人是否會踴躍出來投票則不確定,但最後結果是國民黨勝利。

小笠原認為,這次大罷免的結果可以解讀為「國民黨立委親中」的說法被多數選民否定。台灣政壇自2014年太陽花學運以來,民進黨長達十年的優勢時代,已在去年的總統與立委選舉中劃下句點,而這次大罷免再次確認了民進黨優勢時代已經結束,對明年的地方選舉,乃至2028年的下屆總統大選,勢必會產生各種影響。

不過,即使說民進黨的優勢時代已結束,台灣社會的「台灣認同」主體性並沒有改變。從長期進行調查的政治大學最新民調來看,無論是對「我是台灣人」的自我認同,還是維持現狀的民意結構,基本上都未改變。真正改變的是朝野兩黨的實力對比,變成五五波的局面。

小笠原指出,民進黨失去優勢的背後,存在著台灣民主理念中的一項信念:長期將政權交給同一個政黨是有風險的。民進黨經過蔡英文前總統的8年執政,在台灣政治中已是非常長的一段時間。

目前對民進黨批判最為強烈的,是年輕世代。但這並不代表他們轉向中國認同,事實上完全不是,他們依然堅持「拒絕統一」的立場。然而,他們對民進黨高舉「抗中保台」的大旗,試圖藉此主導政治、鞏固自身利益的作法感到質疑。

在支持柯文哲的年輕人之間,普遍存在對就業不穩定、薪資停滯、房價飆漲等現實困境的不滿。他們感受到民進黨政府無法回應年輕世代的切身需求。這些人當中逐漸浮現一種聲音,「我們不想統一,但也認為有必要和中國對話。我們不覺得中國會馬上打過來,反而是民進黨對中國強硬,才讓局勢緊張起來」。

小笠原表示,不過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年輕人支持賴清德政府「不向中國壓力低頭」的立場,年輕世代之間的分歧正在擴大。民進黨過去所主張的「抗中保台」路線,在這次罷免投票中可說遭到否定。對中國而言,這是極為有利的局勢,中共對台灣的滲透工作也可能進一步加劇。

▲726大罷免開票結果,藍委、高虹安全數安全過關。(圖/NOWNEWS社群中心)

  • 726大罷免
  • 民進黨
  • 國民黨
  • 台灣認同
  • 小笠原欣幸


標題:726大罷免/小笠原:民進黨失勢!不代表年輕人轉向「認同中國」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1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