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單單在日常裡走快一點老年人,特別是有體質虛弱風險的老年人,將能帶來顯著益處;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虛弱症是影響老年人的臨牀疾病,讓他們容易在生活中受到挑戰,不只增加跌倒、住院機率,也可能有失去獨立生活能力的風險。根據一項研究顯示,單單在日常裡走快一點老年人,特別是那些有體質虛弱風險的老年人,將能帶來顯著益處。
《》報導,虛弱是一種影響許多老年人的臨牀疾病,使他們更容易受到日常挑戰的影響。它會增加跌倒、住院和喪失獨立生活能力的可能性。常見的虛弱指標包括:體重意外減輕、動作較慢、全身無力、持續疲勞,與減少體力活動。由於大多數這些症狀與體力活動直接相關,因此步行已成為老年族群增進健康和保持獨立性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什麼樣的步行速度才能改善健康?芝加哥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結果顯示步行速度只要稍快一點,具體來說,每分鐘比平常快14步,就能顯著改善體質虛弱或瀕臨虛弱的老年族群的身體機能。芝加哥大學醫學院麻醉醫師丹尼爾·魯賓(Daniel Rubin)因其臨牀經驗,對準備接受手術的老年患者進行評估,從而對步頻產生了興趣。
魯賓與團隊研究著被認為是虛弱或虛弱前期的老年人。參與者在其退休社區內參加了這項步行研究項目,由臨牀研究人員指導和評估,並透過安裝在他們大腿上的裝置測量步頻。其中1組被鼓勵「盡可能安全地快速行走」,而另1組則以他們平時舒適的步速行走。
研究結果顯示出明顯的好處:那些將步頻提高至少每分鐘14步(達到每分鐘約 100步)的人,其功能能力得到顯著改善,這透過他們在標準化測試中行走更長距離的能力得到證明。
魯賓指出,「沒經歷過衰弱的人,很難想像這種改變有多重要。」例如,可以不會逛個超市就累倒,或是外出時不需要不斷找地方坐下休息,這對年長者來說是很大的提升。想用「步頻」來調整走路強度,可以先測量自己平常走路時每分鐘大約幾步,建立1個「起始值」。接著,嘗試讓速度再快一點點,找到既不喫力又稍微有點快感的步伐。
。
。
標題:研究新發現 快走能助銀髮族斷開虛弱風險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1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