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洋蔥家族營養大PK 抗氧化、降壓、護腸「它」勝出

營養學者洪泰雄表說,紅洋蔥含花青素有助抗老,黃洋蔥含槲皮素,有益於抗發炎、降血壓等,推薦日常攝取,為營養加分;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洋蔥是餐桌上常見食材之一,料理不論當主菜或配菜兩相宜。營養學者洪泰雄表示,紅、黃洋蔥是台灣常見品種,價格實惠又質優,營養各不同。以紅洋蔥來說,因富含花青素,有助抗老護細胞;至於使用普遍的黃洋蔥,則含有強效抗氧化劑槲皮素,有益於抗發炎、降血壓、促進腸道健康等。推薦日常飲食不妨多攝取,為營養加分。

洪泰雄於發文指出,台灣常見洋蔥多以黃洋蔥、「紅洋蔥」(紫洋蔥)為主,主要產地如屏東車城、台南七股等,陽光充足、氣候溫暖,也讓這些洋蔥不僅水分足、甜味高,而且辣味較低,適合各種料理。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雙色洋蔥營養成分各不同

洪泰雄進一步說明,黃洋蔥是最普遍使用的洋蔥品種,富含多種營養素,包括:維生素C、維生素B群(尤其是葉酸)、鉀、硒,以及最重要的植化素—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素是一種強效抗氧化物,有助於抗發炎、降血壓、保護血管健康。此外,洋蔥還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如果寡糖),可以幫助腸道益菌生長,促進腸道健康。至於紅洋蔥則含有較高花青素,可說是天然抗氧化劑,可幫助抗老化與保護細胞;因味道較溫和且顏色鮮豔,所以常被用於生食或涼拌料理。

營養學者洪泰雄表說,紅洋蔥所含花青素可說是天然抗氧化劑,且因味道較溫和、顏色鮮豔,所以常被用於生食或涼拌料理;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正確運用料理美味更加分

此外,洪泰雄提及,黃洋蔥切開後容易嗆眼,但加熱後辛辣味會明顯轉為甘甜,因此適合用於爆香、炒菜、煮湯、燉煮等。例如:洋蔥炒牛肉、味噌洋蔥湯、紅酒燉洋蔥雞等,都是經典家常料理;慢火炒洋蔥更能釋放天然甜味,甚至可做成洋蔥醬。而紅洋蔥則可以切絲搭配醋與橄欖油簡單涼拌,或做成生菜沙拉,既增添色彩,也增強風味。

營養學者洪泰雄表示,黃洋蔥切開後易嗆眼,加熱後轉為甘甜,適合用於爆香、炒菜、煮湯、燉煮等,所含可溶性膳食纖維,也有助腸道益菌生長。(資料照)

洪泰雄強調,台灣洋蔥不僅價格實惠、品質優良,營養更不容忽視。無論是炒、煮、燉還是涼拌,都能展現不同層次的風味。記得多喫洋蔥,用心料理,也能為健康加分。




標題:洋蔥家族營養大PK 抗氧化、降壓、護腸「它」勝出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3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