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後蔡依林透露自己維持晚上9點30分就寢的習慣,發現氣色變很好。(凌時差提供)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天後蔡依林(Jolin)日前在自身Podcast節目《Pleasure Talks》分享保養祕訣,透露自己維持晚上9點30分就寢的習慣,發現氣色變很好。對此,營養師薛曉晶引述研究表示,早睡搭配早上運動,持續1個月左右,體脂就會明顯下降,且褪黑激素節律同步、睡眠潛伏期縮短,減脂效果佳。
薛曉晶於臉書專頁「」發文分享,許多人以為減肥只靠節食或運動就好,但其實「睡得早」是許多人忽略的關鍵。像蔡依林那般健康的生活作息,才有辦法長期維持穩定的體態、好氣色與旺盛精力。不過,她也強調,蔡依林會這麼瘦,還與大量的練舞時間有關,此處先就早睡效益做討論。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薛曉晶也發現,在面對減肥個案時,作息越晚的患者,越難瘦下來。尤其熬夜後常常會出現暴食、浮腫與情緒性進食,這些都跟「晚睡造成的激素紊亂」脫不了關係。多方研究也已證實晚睡對身體的負面影響:
晚睡會變胖 研究:從激素到作息皆有影響
2022年發表於《Nutrients》的研究指出,睡眠剝奪會讓中樞神經的食慾控制出現失衡,飢餓素(ghrelin)升高、瘦體素(leptin)下降,讓人特別想喫高糖高脂的食物,形成喫不飽、瘦不下的惡性循環。
2025年刊登於《J Diabetes》針對2型糖尿病族群的評論也指出,睡眠時間延後與睡眠品質差,會顯著提升身體質量指數(BMI)與代謝症候群風險。換句話說,不正常的作息會讓身體脂肪分布異常、代謝下降,更容易變胖。
更讓人驚訝的是,2024年發表在《Appetite》針對西班牙兒童的大型研究發現,只要超過晚上10點睡覺且睡前滑手機超過30分鐘,無論幼兒或學齡兒童,其肥胖風險提高2-3倍,並伴隨地中海飲食依從性下降、睡眠品質降低等多重健康問題。
就連成人也逃不了這個規律。2025年刊登在《Sleep Health》的研究從青春期追蹤到成年,發現「社交時差」(平日上班早起,假日熬夜晚睡晚起),會造成脂肪堆積增加、新陳代謝效率降低,對長期體態維持與減重造成阻力。
薛曉晶提到,這些研究共同指出,無論是小孩、大人、健康人還是糖尿病高風險族群,「晚睡」都會打亂荷爾蒙、影響飲食選擇與代謝力,是減重失敗背後經常被忽略的元兇。
研究指出,孩子超過晚上10點睡覺且睡前滑手機超過30分鐘,肥胖風險就會提高2-3倍;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瘦身要喫對時間、挑對食物
薛曉晶強調,想要早睡,晚餐就不能太晚喫、更不能亂喫。她列出以下幾個菜色,富含色胺酸,有助於放鬆,以及助眠的點心組合,讓民眾大幅減少夜間飢餓感與入睡困難:
●晚餐建議:嫩煎雞胸肉、杏鮑菇炒菠菜、紫米飯半碗。色胺酸、B群與鎂同時補足,幫助大腦生成血清素、放鬆心情,穩定血糖又提升入睡速度。
●睡前小點:香蕉豆漿布丁+亞麻仁粉1匙或甜櫻桃汁1杯。豐富的天然褪黑激素與GABA前驅物,有助進入深層睡眠階段,啟動脂肪燃燒與瘦體素分泌。
早睡3關鍵自動瘦
薛曉晶說,早睡之所以能減脂,不只是休息而已,背後有完整的生理科學支撐:
1.補充色胺酸可促進血清素與褪黑激素生成,降低焦慮與情緒性進食,是穩定夜間食慾的第一步。
2.褪黑激素在深夜與胰島素協同運作,幫助夜間血糖穩定,避免將多餘熱量轉化為脂肪。
3.睡得夠深夠久,瘦體素才能規律釋放,維持隔天的基礎代謝率與脂肪燃燒速率。
2025年發表於《Sci Rep》的隨機對照實驗顯示,早上運動搭配早睡者,在第4週起就有明顯體脂下降,且褪黑激素節律同步、睡眠潛伏期縮短,減脂效果最佳。
。
。
標題:蔡依林「1習慣」保有健康體態 研究:早睡助減脂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4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