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唐漢維說,透過中醫師調理辯證,更年期女性也能改善不舒服症狀。(門諾醫院提供)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52歲林媽媽已長達1年月經不順,曾有3個月經期沒來,也常發生半夜睡覺或白天突然一陣臉紅耳熱,接著就是一陣熱汗,經朋友介紹至中醫調理,半夜熱醒症狀有改善。門諾醫院中醫師唐漢維提醒,更年期症狀不用硬撐,透過中醫調理就能度過人生必經階段。
林媽媽說,停經前就開始有盜汗,冬天天氣冷還比較好,夏天半夜熱醒很難受,開冷氣睡覺雖然可以減少次數,但是太冷又受不了,只好找中醫幫忙!門諾醫院中醫師唐漢維說,更年期是自然老化的過程,症狀從月經紊亂開始,潮熱盜汗、情緒波動、睡眠困擾、皮膚乾燥都是常見症狀,中醫認為更年期與「腎氣漸虧」相關,腎為先天之本,主生殖、主骨、生髓通腦,亦與內分泌、神經系統關聯深遠,治療原則以「補腎調肝、疏鬱安神」為核心,搭配個人體質調配用藥,並輔以針灸治療。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醫師說,中藥對於更年期常見處方,包括補腎陰的熟地、山茱萸;疏肝理氣的柴胡、香附;若情緒波動明顯,會加用安神藥如酸棗仁、百合等。針灸穴位如神門、太衝、三陰交、內關,可安神定志、疏通經絡,有助改善睡眠與情緒。
唐漢維說,值得女性朋友注意的是,停經後骨質流失速度會加快,可以多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必要時可服用鈣片,曬太陽能促進身體合成維生素D;依照個人狀況進行低衝擊運動(散步、快走)、高衝擊運動(跳繩、跑步)、上健身房重量訓練也很好,可以幫助強化骨密度,避免過度飲酒、咖啡因與菸品,也能幫助骨質穩定。
醫師也說,除了喫藥外,也可以結合四時養生飲食,春季適合養肝,可喫枸杞、菊花、山楂助情緒平穩。夏季養心,宜喫清熱解暑的蓮子、百合、綠豆湯,避免過度耗氣。秋季養肺潤燥的銀耳、梨子、蜂蜜可適當喫,可養陰潤膚,冬季可喫黑芝麻、黑豆、核桃,有助補腎填精。
。
。
標題:女性更年期中醫有一套 補腎疏肝改善症狀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4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