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研究:多喫紅肉腎病風險高3成 醫推4食物助防護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表示,魚肉裡的Omega-3能抗發炎、抗氧化,還能延緩腎臟纖維化,維持肌酸酐清除率穩定,如同腎臟保護傘;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台灣不少人有腎功能異常問題,大家可能都會認為是鹽、糖喫太多,但事實真是這樣嗎?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表示,據國外研究數據指出,每天多喫100公克紅肉,不僅會促進腎臟纖維化、增加排廢負擔,慢性腎臟病風險甚至高出3成以上。因此,建議日常飲食應減少紅肉攝取,多喫魚肉、豆類與全榖、適量堅果與低脂乳品,有助抗發炎、抗氧化等,也為腎臟添加防護網。

張家銘於臉書專頁「」發文表示,根據2025年國外1篇大型顯示,有些食物會讓腎臟壓力倍增,有些則可降低慢性腎臟病風險。其中研究數據便指出,每天多喫100公克紅肉,慢性腎臟病風險高出3成以上,這不是單純蛋白質太多的問題,還包括紅肉會造成腎小球高濾過、促進纖維化。此外,腸道菌分解時還會產生三甲胺氧化物,增加腎臟排廢負擔。

請繼續往下閱讀...

魚肉Omega-3抗發炎、抗氧化

多喫紅肉有害腎臟,那麼哪些食物有助益?張家銘提及,以下4大類食物對於保護腎臟抗發炎、減少尿毒素、改善血糖、血壓、血脂等均有幫助,推薦日常飲食可多攝取:

魚肉:對腎臟則具保護力,每天多喫15公克魚肉,慢性腎臟病風險下降約6%。魚裡的Omega-3能抗發炎、抗氧化,還能延緩腎臟纖維化,幫助維持肌酸酐(Creatinine)清除率穩定,等於是腎臟保護傘。

豆類與全穀:豆類和全穀類的效果雖然低,但很穩定。研究顯示,高豆類攝取者的慢性腎臟病風險,比低攝取者少了17%;每天多喫50公克豆類,風險還能再降13%。全穀類的高攝取組,風險也下降13%左右。它們所含的植物蛋白和纖維能減少尿毒素、降低酸負荷,還能抑制細胞凋亡與發炎,讓腎臟環境更健康。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說,豆類所含植物蛋白和纖維能減少尿毒素、降低酸負荷,還能抑制細胞凋亡與發炎,讓腎臟環境更健康;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堅果:堅果的保護力有點挑剔,高低攝取組差異不大,但劑量分析顯示,每天喫10-20公克是最佳範圍,風險下降可達21%。堅果裡的多酚、植物固醇、健康脂肪和蛋白質,都能幫忙穩血糖、降血壓、改善血脂,並減少腎臟發炎。

低脂乳品:乳品結果比較不一致,不過低脂乳品有個有趣的U型關係:每天 500-1000公克,與較低的慢性腎臟病風險有關,太多或太少效果都不明顯,這提醒我們,份量須剛剛好,好的食物也要適量才行。

4大食物融入飲食護腎好幫手

根據這份研究結果,張家銘建議高風險族群,如有糖尿病、高血壓或家族中有人洗腎者,可從調整生活飲食開始護腎,具體內容包括:

●紅肉少一些,尤其是加工紅肉,改以魚、豆製品或雞肉替代部分餐次。

●主食混入糙米、燕麥、紅藜麥等全穀類,讓纖維和植物蛋白長期守護腎臟。

●每天抓一小把原味堅果,少量但天天喫最有效。

●乳品選低脂,份量控制在研究的最佳區間。

張家銘強調,慢性腎臟病初期往往沒症狀,一旦發現,常常已經錯過最佳逆轉時機。這些改變不用急著一次到位,而是必須融入日常,從餐桌開始為腎臟存健康。




標題:研究:多喫紅肉腎病風險高3成 醫推4食物助防護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4295.html